第二十七位——缪 姓
缪姓始祖——鲁穆公
根据《史记·鲁周公世家第》记载,周公名旦,食采于鲁。其本人留在京都辅助周成王,其子伯禽建鲁国(今山东曲阜)。传至鲁穆公,在位三十三年。其子鲁共公接位,尊穆公谥缪。鲁顷公为楚所并,国亡,后裔子孙以缪为姓,尊鲁穆公为始祖。
渊 源
缪姓迁徙与演变 缪姓由于没有进入“一百个大姓”行列,致可供考证的历史资料匮乏,又没有流传的史稿以资借鉴,仅凭《路史》(南宋罗泌撰)和苍南缪家桥、浃尾两地缪姓提供的《兰陵郡缪氏宗谱》,以及“缪、廖、颜”三姓共宗之说,也同样缺乏翔实的史料可供佐证。为了理清缪姓渊源,不揣固陋,按其谱牒,查考《史记》,列出三支:鲁国后裔、召虎(燕国)后裔和秦穆公后裔,以期抛砖引玉,求证于专家、学者。
第一支源自鲁国后裔,姬姓。浃尾村《兰陵郡缪氏宗谱·族谱源序》:“山必宗乎崑,层峦叠嶂皆其下;水必归于星宿,千流万派皆其趋也。源不清者,其流何由而长;本不固者,其枝何从而畅?”按之缪氏之源,出自黄帝有熊氏之苗裔也。初姓公孙,长于姬水,改姓姬氏,生少昊、而极、而帝喾、元妃姜嫄生后稷,唐尧帝任农师有功,分封食采有邰而居焉。按:《史记·五帝本纪第一》:“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黄帝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查考《辞海》载:“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见4701页)嫘祖,一作累祖。传为西陵氏之女,黄帝之妻(2532页)。”又“姜嫄,周族始祖后稷母的名字(2530页)。”少皞,一作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族首领。名挚,一说号金天氏(2548页)。再阅《史记》:“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极,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注:根据《辞海》记载,少昊不是黄帝之子。)” 《谱》载:传公刘而迁幽(注:“幽”,错,应作“豳”。《辞海》:豳,同“邠”。古都邑名,在今陕西旬邑西南。周族后稷的曾孙公刘由邰(在今陕西武功西南)迁居于此)。是故土由夏及商,至西伯侯古公亶父而徙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之下,生三子俱贤。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而西伯之爵传及季历,生子文王,文王生武王,克商而有天下,国号曰周。其伯仲等祚土分封,恩及次弟周公旦,食采于鲁。传三十世鲁缪公之子显公,因父之谥曰缪为姓焉,是为受姓之祖也。按:查考《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周公旦本人留在京都辅助武王。武王崩,子成王立。周公因其年小,仍在京辅助成王。其子伯禽食采于鲁(今山东曲阜),建鲁国。自周公至鲁顷公,共三十四世,为楚所灭。其后裔以缪为姓。
第二支源自召虎后裔。召虎,又名召伯虎。召公奭后裔。姬姓。周武王克商,封姬奭于召(今陕西岐山西南),称为召公或召伯(一作召公或康公)。时周厉王暴虐,召虎谏,不听。以卫巫监谤,召虎再谏,又不听。周厉王终为国人所逐,流于彘。太子请避居召虎家,虎以己子替死。厉王崩,册立靖为宣王。时淮夷不服,宣王命召虎率师讨平之。宣王加封申伯之地于召虎,卒谥穆,称召穆公。其后裔也以缪为姓。
第三支源自秦穆公后裔。秦穆公,嬴姓,名任好。穆公逝后谥号为“缪”,古代“缪”“穆”二字同音,所以秦穆公也号为秦缪公。其后裔也以缪为姓。
缪姓兰陵郡
兰陵郡。晋元康元年(291)从东海郡分出一部设置兰陵郡。相当于今山东省枣庄及滕县东南一带。
缪姓——克闾堂
克闾堂。出自晋朝缪播的故事。缪播,兰陵人,字宣则,才思清辨,有意气,惠帝时官为太弟中庶子。太弟即位,播为给事、黄门侍郎,徙中书令,帝以播有公辅之量,又尽忠于国,无克闾之心。东海王越对此不满,以兵入官,将播所害。缪氏家人为纪念惠帝所曰“无惠闾之心”,就以“克闾”为堂号。
苍南缪姓迁徙
苍南缪姓迁徙与演变 入迁苍南的缪姓,系历史悠久的望族。据苍南缪家桥《兰陵郡缪氏宗谱》记载,基本上都是属于浙闽缪氏第一世祖缪佑的苗胤。最早入迁苍南定居的缪铜,也是缪佑四世孙。于五代后唐清泰二年(935)由福建福宁府长溪赤岸(今霞浦县赤岸)入迁浙江温州府平阳县十六都麟头(今苍南县龙港镇江山办事处麟头村)。今将收录的部分迁徙列明于下,以供进一步考证。
海城缪家桥缪姓 始迁祖缪稷(1210—1278)。系入迁平阳始祖缪铜第十二世孙。缪铜(912—995),系浙闽缪氏第一世祖缪佑第四世孙。缪铜于五代后唐清泰二年(935)由福建福宁府霞浦县赤岸城底入迁浙江温州府平阳县江南睦程十六都麟头(今属苍南县龙港镇江山办事处麟头村)定居。传至第十二世缪稷约于南宋绍定至嘉熙年间(1228—1241)由睦程麟头转迁来此开基创业。配张氏,生子五:长缪盘,住本地;次盛益,迁居平阳洲川;三主一,迁居温州状元;四主二,迁居瑞安县莘塍南镇;五主三,详南镇陈家巷霞霖宗谱。繁衍成族,后裔分居钱库缪处,瑞安陶岙,莘塍西垟,万全六都,前缪,后缪、牛卧龙、小岙、萧江、鳌江等地。
按:缪稷第七世孙缪均,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乔迁舥艚泮河定居。明洪武十八年(1385)乙丑科进士,官工部主事。后被罪,遭灭门祸,子孙改姓吕氏。
望里半港缪姓 始迁祖缪文远,约于清顺治初由永嘉县永强一都白水入迁来此定居。配张氏,生子缪道德。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信智大脚蝦缪姓 始迁祖缪启梧、缪启双兄弟。于清乾隆中期由江南白沙缪家桥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马站、灵溪、龙港等地。
桥墩金桔坑缪姓 始迁祖缪维先,字公昌。其父缪祥泰于明末间由平阳县六都万全郑楼入赘金家,配何氏,生三子。缪维先居长,于清乾隆年间择徙二十八都屿兜,旋迁来此定居。配氏不详,生子三女一:国杰、国勋、国殿,女适桥墩顶街蔡永新。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大渔大岙缪姓 始迁祖缪启正,原名法正。据苍南《兰陵缪氏宗谱·序》记载:“大岙这支缪姓,初不知其先世从缪家桥迁居该地,故于清同治年间修谱,没有列入宗谱。至光绪十年(1884)甲申春,缪宁财携其先世名讳到缪家桥请核对入谱,适符本宗亲派。但历年久远,未知从何支分出,于以收入宗谱补遗一帙,另作房谱付之,以备后来查核。”(光绪十一年乙酉,公元1885年。同宗职廪生缪文澜撰)约于清初由缪家桥入迁来此定居。配氏不详,生子三:黄印、文魁、廷魁。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舥艚新城新桥缪姓 始迁祖缪黼,何时由平阳县周垟(缪淑公派下)入迁来此定居不详。(据苍南《兰陵缪氏宗谱·新桥新入谱序》记载:“距缪家桥往南约十里,有一小地名新桥,其地均姓缪数十户,聚族而居,原系万全洲垟派,素未入吾宗谱。1960年秋,我族重修宗谱,派人曾到其他采访,与彼地干事者数人接洽。彼地人喜出望外,均乐予参加,欢迎誊抄人口入谱。因之无论是否亲派或远派,总为一本之亲,共成尊祖睦族之义。”)配氏不详,生子二:黻、耰。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钱库缪处缪姓 始迁祖缪盛传,系缪家桥缪稷第二十五世孙。(据苍南《兰陵缪氏宗谱·钱库缪处里居房谱序》记载:“由缪家桥南行十里为钱库,过大魁桥里许为缪处,缪氏世代居此而得名。缪处之西为金处。昔缪祖盛传公入鳌金处金氏,藉以成业。后率诸子弟构居于金处之旁,是为缪处。缪处一派,向未有谱牒,因年远代湮,老成凋谢,不知盛传公之所从来,有待继续考证。”约于明万历初入赘金家,生子四:时信、时达、时出、时溪。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大渔小岙、湖里牛卧龙以及县内外各地。
大渔小岙缪姓 始迁祖缪时溪,系钱库缪处缪盛传四子。约于明万历年间由缪处入迁来此定居。配项氏,生子四:景瞻、景前、景皤、景惠。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湖里牛卧龙缪姓 始迁祖缪元配,系钱库缪处缪盛传第六世孙,缪朝斗长子。于清康熙年间由缪处入迁来此定居。配吴氏,生子缪大明。缪大明配杨氏,生子六:合相、国位、阿鼎、细鼎、阿虎、细弟。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繁枝西垟坡缪姓 始迁祖缪启容,系缪家桥缪稷第二十九世孙。于清乾隆年间来此入赘何家不详。(据苍南《兰陵缪氏宗谱·繁枝溪头桥缪氏里居房谱序》记载:“繁枝溪桥头缪氏西房启容公入赘于此,遂家焉。越数世,人丁蕃衍,其裔孙诸公为不致忘本,于同治二年(1683)闻纂修宗谱,辄欣然录其支系;俾收入宗谱。”)生子缪廷肯(1778—1852)。缪廷肯配丁氏,生子五女一:国旺、国泽、国行、国富、国意;女适屿兜曾仁赞为室。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渎浦郭家车缪姓 始迁祖缪国绘(1729—1789),系缪家桥缪稷第二十三世孙缪宗孔第九世孙,缪廷凤次子。于清乾隆年间由灵溪岩头入迁来此定居。(据苍南《兰陵缪氏宗谱·郭家楼派谱序》记载:“其始迁祖光贵公由白沙缪家桥入赘灵溪岩头(何氏不详),生子启显。启显生子六:廷贤、廷凤、廷凰、廷雄、廷豪、廷俊。廷贤移徙福建福鼎县白琳半溪,其子国金由半溪转徙霞浦县孤岭脚。”)配宋氏,生子二:家法、家真。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江山麟头缪姓 始迁祖缪,系浙闽缪氏第一世祖缪佑第二十二世孙。缪钰长子。据苍南《兰陵缪氏宗谱》载:“佑公,字汝锡,名天保,号介庵。为浙闽缪氏第一世祖。生唐敬宗宝历元年(825)乙巳。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庚午,任监察御史。大中十一年(857)丁丑,官拜银青光禄大夫,左丞相,为缪氏兰陵郡公。卒唐僖宗光启二年(887)丁未,享寿六十三岁。妣周氏,诰
云岩凤岗塔缪姓 始迁祖缪潜,字修业,号德人。系浙闽缪氏第一世祖缪佑第二十二世孙。缪铭之子。据苍南《兰陵缪氏宗谱》载:“缪佑传至第十九世缪逢华,生子二:起兆、宗洁。缪起兆生子缪钰,缪宗洁生子缪铭。”缪潜于何时由何地入迁来此定居不详。与麟头缪姓同一支系。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沪山山南缪姓 始迁祖缪祥泰,字万泰。于明末由平阳县万全六都郑楼入迁来此定居。据苍南《兰陵缪氏宗谱·沪山山南缪氏谱首更正根由》(2000年秋月,三十六世孙缪益眺撰)载:“缪家桥缪伯鉴支系分房谱瑞公派下三代孙琏公生子穆公。穆公生五子:长曰亹、次曰衡、三曰延、四曰惪、五曰泰伍,属二十二世。于明成化时,由江南缪家桥迁居平阳万全六都郑楼。泰伍公第五世孙德懋公生三子:长曰祥祺,居郑楼前后缪;次曰祥泰,字万泰,于明末迁居沪山山南;三曰祥松,字万松。”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凤江斗底缪姓 始迁祖缪祥松,字万松。于清乾隆年间与孙缪国林由万全郑楼入迁江南西乡(慕贤西乡)十四都汪垟里(今宜山镇凤江乡新光村斗底)定居。与沪山山南同一支系。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白沙第七河缪姓 始迁祖缪雍,系大渔大岙缪元庆之孙,缪光宠之子。公何时由大岙入迁白沙第七河不详。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凤池渔池五亩垄缪姓 始迁祖缪文凤,字君集,系凤池大庄(缪承传之孙,缪祀梅之次子),生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丑
对务洽(浃)尾缪缪姓 始迁祖缪自显(1662—1750),字君灿。系缪温十六世孙,缪用彩之子。缪温系缪祐十五世孙。据苍南洽尾缪《兰陵郡缪氏宗谱》记载:缪祐公字汝锡,名天保,号介庵,谥忠诚。居山东曲阜县。唐宣宗大中四年(850),任监察御史、银青光禄大夫左丞相。夫人陈氏、吴氏。生子二:承霸、承保。僖宗乾符二年(875),黄巢起义。时承霸官襄阳令,不在家。公为避乱挈眷由山东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入迁浙江会稽(今绍兴),旋于广明元年(880)入迁福建福宁府长溪赤岸(今霞浦赤岸)定居。缪承保,配陈氏,生子三:延朗、延亮(少一子)。缪延亮,字光贞,后唐庄宗进士。配林氏,生子三:铜、、钱。缪铜于清泰二年(935)由长溪赤岸转迁浙江平阳县江南十六都睦程麟头(今江山乡麟头村,现属龙港镇)定居(详支派谱系);缪由长溪赤岸转迁寿宁县犀溪乡西浦村定居(详犀溪派之谱);缪钱由长溪赤岸转迁福安县穆阳溪南,旋迁浙江永嘉县石家桥(详永嘉支派)。缪温,字柔敬,号让庵。于何时由西浦村转迁蓝田官田村不详。缪自显于清康熙年间由寿宁县犀溪乡蓝田官田村入迁来此定居。配张氏,生子四:兆万、兆章、兆周、兆瑞;分元、亨、利、贞四房。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泰顺州边长坑、泰顺八都叠石益门内、大玉苍、桥墩厚隆溪坡、福鼎桐山街头顶七星墩、桐山街、福宁府棘坑南前、点下西门街以及新加坡等地。
凤池坎下缪姓 始迁祖缪承传(1625—1684),名正二,字子元。系缪温十四世孙,缪政三次子。于清初由福建福宁府寿宁县犀溪乡蓝田官田入迁浙江温州府平阳县三十二都凤池大庄后,旋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台州太平县、凤池五亩垅、福鼎五蒲街等地。
苍南缪姓人口
苍南缪姓人口发展史 苍南原属平阳县,1981年从平阳析出建县。
苍南县分乡镇缪姓(1990年)人口统计表
乡镇名称 |
人数 |
乡镇名称 |
人数 |
乡镇名称 |
人数 |
乡镇名称 |
人数 |
灵溪镇 |
136 |
南水头乡 |
2 |
信智乡 |
127 |
炎亭镇 |
120 |
灵江镇 |
34 |
黄檀乡 |
1 |
龙港镇 |
394 |
舥艚镇 |
369 |
沪山乡 |
108 |
矾山镇 |
5 |
沿江乡 |
17 |
大渔乡 |
185 |
凤池乡 |
161 |
华阳乡 |
4 |
龙江乡 |
177 |
石砰乡 |
33 |
渎浦乡 |
63 |
埔坪乡 |
1 |
白沙乡 |
131 |
新城乡 |
300 |
浦亭乡 |
12 |
马站镇 |
4 |
海城乡 |
3286 |
钱库镇 |
172 |
对务乡 |
364 |
沿浦乡 |
6 |
湖前镇 |
12 |
芦浦镇 |
198 |
大观乡 |
9 |
渔寮乡 |
2 |
宜山镇 |
149 |
望里镇 |
87 |
藻溪镇 |
4 |
霞关镇 |
4 |
铁龙乡 |
9 |
仙居乡 |
142 |
渡龙乡 |
7 |
城门乡 |
1 |
平等乡 |
128 |
新安乡 |
11 |
繁枝乡 |
51 |
魁里乡 |
1 |
凤江乡 |
291 |
陈东乡 |
10 |
挺南乡 |
3 |
赤溪镇 |
1 |
云岩乡 |
466 |
项桥乡 |
11 |
桥墩镇 |
5 |
龙沙乡 |
5 |
江山乡 |
115 |
夏口乡 |
41 |
观美镇 |
113 |
中墩乡 |
1 |
金乡镇 |
318 |
括山乡 |
24 |
苍南县(2005年)缪姓人口
2005年,据县公安局户口统计资料,全县缪姓在籍血缘人口为9819人,占全县总人口0.79%,每平方公里8.07人,名列全县第27位,分布全县32个乡镇,其中5千人以上的龙港镇,1千人以上的有灵溪镇,今按乡镇人口多少序数列表于下:
苍南县分乡镇缪姓(2005年)人口统计表
乡镇名称 |
人数 |
每 平 方 公里人数 |
部分行政村或自然村分布 |
龙港镇 |
5381 |
64.83 |
海城缪家桥、朝北处、海头、河尾、后岸、前东、新垟、民主、海下、江山斗底、龙江新美洲、凤江睦程麟头、龙港街路 |
灵溪镇 |
1179 |
13.63 |
沪山山南、沪山、对务洽尾缪、渎浦郭家车、县城 |
舥艚镇 |
663 |
36.83 |
舥艚、老陡门、泮河、新城、新桥 |
云岩乡 |
476 |
36.61 |
凤岗塔 |
金乡镇 |
326 |
7.48 |
湖里牛卧底 |
钱库镇 |
259 |
12.45 |
缪处 |
芦浦镇 |
207 |
34.50 |
|
大渔镇 |
189 |
11.81 |
小岙 |
凤池乡 |
182 |
13.00 |
大坡渔池 |
宜山镇 |
176 |
13.64 |
上市街 |
赤溪镇 |
138 |
2.76 |
信智园屿大脚虾 |
仙居乡 |
133 |
16.62 |
|
观美镇 |
127 |
2.96 |
|
炎亭镇 |
86 |
6.14 |
东西沙 |
藻溪镇 |
70 |
0.92 |
繁枝西垟坡 |
望里镇 |
66 |
2.04 |
港边 |
石砰乡 |
43 |
4.30 |
|
括山乡 |
25 |
1.04 |
西括底 |
桥墩镇 |
24 |
0.30 |
|
浦亭乡 |
15 |
0.55 |
|
矾山镇 |
13 |
0.24 |
|
沿浦镇 |
10 |
0.29 |
|
马站镇 |
9 |
0.25 |
马站街 |
龙沙乡 |
5 |
0.15 |
妇女嫁入 |
新安乡 |
5 |
0.61 |
妇女嫁入 |
霞关镇 |
4 |
0.12 |
妇女嫁入 |
渔寮乡 |
2 |
0.12 |
妇女嫁入 |
岱岭乡 |
2 |
0.10 |
妇女嫁入 |
莒溪镇 |
1 |
0.02 |
妇女嫁入 |
中墩乡 |
1 |
0.10 |
妇女嫁入 |
腾垟乡 |
1 |
0.05 |
妇女嫁入 |
南宋镇 |
1 |
0.05 |
妇女嫁入 |
苍南缪姓人物
苍南缪姓人物,据明万历《温州府志》、清乾隆《平阳县志》和民国《平阳县志》记载,收录今苍南县境内共有8人。简介于下:
缪梦达,字上父,元德父,睦程(今属龙港镇凤江办事处麟头村)人。南宋乾道二年(1166)丙戌右科进士。官授穀城县令,寻擢江东路兵马钤辖为从官使金,奉旨联合蒙古军,端平元年(1234)战败金国,以盱眙、颖、寿三州战功,升任武德郎,历任知昭信军,进武翼大夫,知琼州、德庆知府,终武经大夫、阁门宣赞舍人、柳州知府等。著有《琼莞晋康杂著》各三卷,《女训》二卷。
缪梦远,号梅,睦程(今属龙港镇凤江办事处麟头村)人。与兄梦远同榜登南宋乾道二年(1166)丙戌右科进士。淳祐六年(1246)壬寅任英德知府。
缪元德(1205—1276),字正臣,号存斋,慕贤西乡睦程(今龙港镇凤江办事处)人。南宋淳祐四年(1244)进士。官知抚州节制军马。时元兵经常侵犯,赣南屡受寇害。元德到任后,修缮城郭,储备粮食,节约州郡开支,赈济饥民,掩埋枯骨。六年,改知吉州,节制忠勇、敢勇军。吉州是文天祥古乡,两人又共过事。此时文天祥罢官家居,听到了缪元德赴任便写信欢迎:“天惠人侯,自此吏不打门,犬不夜吠矣。”七年,吉州饥荒,缪元德在做好赈济同时,向文天祥求教。天祥复信详筹救灾方略,施行后,一郡得以复苏。八年,落职回乡。建朝阳书院,黄震为书院作记。景炎元年(1276)九月,缪元德在家病逝。著有《游淮集》。
缪若虚,字充美,睦程(今龙港镇凤江办事处麟头村)人。南宋绍兴八年(1138)戊午科进士。十四年
缪子建,元德子,睦程(今属龙港镇凤江办事处麟头村)人。
缪珊,字仲琳,睦程(今属龙港镇凤江办事处麟头村)人。明洪武年间官至京官(官职不详)。
缪次袭,字应通,睦程(今属龙港镇凤江办事处麟头)村人。南宋淳熙八年(1181)辛丑科进士。淳熙十六年(1189)以从事郎,官
缪正叔,字端谊,睦程(今属龙港镇凤江办事处麟头村)人。南宋宝庆二年(1226)丙戌科进士。
附 录
古代人物名录
西汉有缪生,东海南陵人,官至长沙内史,治官民有廉节称;东汉缪肜,汝南召陵人,官中牟令,诛诸奸吏及托名贵戚宾客者百余人,威名遂行;缪斐,东海兰陵人,博览经传,颐养双亲,公卿举任侍中,亦不就。三国文学家缪袭,富有才学,著述颇多,可惜已散失,著有《魏鼓吹曲》十二首。西晋缪胤,东海兰陵人,官南阳太守,晋怀帝立,为太仆卿;缪播,东海兰陵人,怀帝立,为给事黄门侍郎、侍中、中书令。北魏缪彦植,官伏波将军、羽林监、性恭慎长厚,为时人所称道。唐代诗人缪岛云,少为僧,武宗时准敕返俗,能诗,尚奇险,有时名。宋有缪瑜,赣州龙南人,官江西进贤县令;缪主一,温州永嘉人,从叶味道学,博闻强记,为宋太学生,尝上书攻贾似道,宋亡,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