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9003/2023-82776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经信局
生成日期 2023-08-1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苍南县经济和信息化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度工作计划

  • 发布日期:2023-08-10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经信局
  • 字体:[ ]

202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经信局始终坚持贯彻实施“制造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以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为手段,大力推进“工业强县”建设,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优化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全县工业经济的整体水平和发展质量,促进了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2022年工作总结

(一)工业经济指标稳中向好。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44.71亿元同比增长3.9%,居全市第8位;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3.6%,高于全市0.7个百分点,居全市第3位。制造业投资完成16.31亿元,同比增长17.7%,居全市第6位,技改投资完成12.94亿元,同比增长28.5%,居全市第5位。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19.89万元/人·年,同比增长11.2%,居全市第3位。   

    (二)企业疫情防控精准施策。一是加强精准指导,提升企业防疫整体水平。指导工业企业建立班组长疫情防控责任制,全县386家规上企业共建立813个防疫班组,覆盖员工2.5万人。制定《“大园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指导16个“三园一点”严格落实“大、中、小”门测温、验码、戴口罩常态化防控措施,开展4次应急核酸检测演练。二是加强闭环管理,抓牢进口物品疫情防控实现全县4481家工业企业进口物品使用排查全覆盖,精准定位使用进口物品企业19家、进口物品103批次。三是加强防疫保供保链工作,做好防疫物资储备。排摸各重点单位医疗物资需求量,动态做好医用防护装备、测温装备、消毒装备及其他物资的采购和补仓,在新欧小微园和鑫泰新材料公司建立了2个县级防疫物资仓库,建立苍南防疫物资管理系统,实现线上审批,采购防护服6万件、医用外科口罩205万个、N95口罩120万个,抗原试剂检测盒200万个等防疫物资近2600万元。     

(三)助企纾困行动扎实有效。一是完善助企机制。坚持重心下移深入一线开展助企服务,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排摸企业发展难题,强化企业问题化解,共排摸问题1181个,已办结1181个,问题化解率100 %。二是聚焦畅通循环加快企业运输车辆通行证核发。通过省申报系统,落实“一车一证一线路”要求,合计核发通行证42张,进一步保障企业运输通畅。三是聚焦政策惠企。制定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35条措施》,给予企业防疫物资补给和防疫支出补助减轻疫情防控负担,累计为规上工业企业发放口罩32.67万包、消毒水1.22万瓶。四是狠抓企业降本减负。全县减负完成11.5亿元,完成率104.3%,同时开展两轮清欠排查,上报清欠账款共计1笔,金额140万元,已全部偿还。

(四)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一是全力推进企业“增资扩产”。支持本土企业扩投资、增产能、上规模,全县共上报“增资扩产”谋划项目37个,完成年度谋划任务的123.3%;新开工33个,完成年度开工任务的122.22%;竣工16个,完成年度任务的133.33%;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4.1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17.92%。二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目前30个在建项目中,已实现16个项目局部竣工,竣工率为53.33%;完成12个项目竣工验收,实现14个项目新开工,实现12个重点项目新供地。三是全力提升平台发展绩效。加快推进工改步伐,全县已谋划实施工改提升试点企业35宗,合计1354亩(全县现有存量工业用地8028亩,占比16.87%),已完成竣工项目4宗(117亩)、正在施工项目18宗(771亩)、已谋划推进项目13宗(466亩)。四是全面推进智能化技改。完成新增工业机器人182个,新增智能化技改项目84个。

(五)企业主体培育引领发展。一是专注小升规企业培育出台《2022年苍南县中小微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培育企业乡镇干部、税务干部一对一帮扶结对机制,完成升规70家,净升规58家,净升规超额完成市对县考核任务,完成率为115.38%。二是专注数字化车间等企业培育码尚科技申报省级数字化车间项目并成功认定建设三星级(县级)绿色工厂20家,成功申报7家四星级(市级)绿色工厂。三是专注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启动苍南县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建立了一链一专班的工作体系,形成4个固定动作、9个选定动作的“十三个一”工作机制,明确了9大重点行业产业链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清单,加快推动我县优势产业构建形成现代产业体系。

(六)数字经济领域谋划提升。一是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新增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企业1家,成功招引超亿元数字经济项目1个完成5G通信基站建设405个,新增“云上企业”12家,码尚科技入选2022年省级工业互联网名单,浙江坤诚入选2022年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苍南仪表入选工信部2021年物联网示范项目名单。二是深化推进数字化改革。数字经济系统目前已有省级试点应用4个,分别是农业生产监管服务应用(肥药两制)、浙农码(紫菜一件事)、发改大脑、苍南县建设“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示范先行区。

(七)“亩均论英雄”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完善评价体系,实现数字化全流程在线评价完成2021年度全县4912家工业企业亩均效益综合评价,评出A类198家,B类1221家,C类504家,D类2989家。二是继续实施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在用能、财税等方面实行差别化政策,对A、B类企业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846万元,财政奖补资金3817.8万元,支持用能指标31852吨标煤,削减用能10947吨标煤。三是全力开展高耗低效企业整治。通过改造提升和关停淘汰,腾笼换鸟,有效盘活低效用地空间,完成高耗低效企业整治169家,腾出用地空间705亩,腾出用能空间18896吨标准煤。累计完成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三未低效工业项目整治908亩,整治空置、出租及不规范使用厂房12.8万平方米。四是全力开展工业用地调查。完成宗地底图调查和地企对应入户调查及省市平台系统挂接工作,合计调查工业用地557宗,用地面积8272亩,涉及工业企业1553家。

二、存在的问题

(一)主导行业增长乏力后劲不足。一是传统产业生产面临压力,今年以来前期苍南本地疫情及广州、上海、义乌疫情的严重影响,国际大环境导致的出口受限,原材料和绝对用工成本的增加,再加夏季有序用电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很大,对发展的信心降低,工业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二是新增项目后劲不足。部分重点项目未按时开工,百菲二期、昌盛电力、国义包装、迈辉仓储、星安标牌等五宗超期未开工,新增开工项目不足,投资发展略显吃力。重点项目竣工投产缓慢,熊猫新生产线未及时投产、华莱士、百菲等投产缓慢或产能释放严重不够,导致新增量后劲严重不足。

(二)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基础薄弱。2022年我县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企业仅15家(平阳47家、瑞安69家、永嘉33家),与周边县市区有较大差距,主要是苍南仪表、天信仪表、维融科技等企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缺乏软件产业、互联网产业等高端产业,在产业链发展上缺乏数字经济头部企业引领。同时,在项目招引上,在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保障上供给有限,招商引资进展缓慢,导致近些年我县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在全市排名一直未有明显突破。

(三)小微园建设管理存在困难。一是缺少新开工小微园,桥墩月饼食品小微园变更为苍南县预制菜小微园,目前建设方案未报县政府过会,今年没有完成新开工;二是小微园安全生产管理难度较大。部分企业安全意识仍有不足,企业主及员工存在侥幸心理,企业违章搭建有所抬头,占用公共消防通道、消防设备不足等易发易改的隐患问题反复发生,得到不到根治。

  三、2023年工作思路

(一)聚力稳增长,全力以赴冲刺开门红。全面加强全县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分析,聚焦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下工业增加值、电信业务总量三项GDP构成主要经济指标,落实专人开展分类指导,科学调度,紧盯超亿元、大基数负增长、用电正增长产值负增长等企业,重点做好月度升规工作,以增量带动创造新的增长极,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二)聚力扩投资,蓄势动能激发新活力。全力推进企业“增资扩产”,全年实施市级增资扩产项目30个,县级增资扩产项目16个,实现市级“增资扩产”项目竣工10宗0。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实现新开工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6个,新竣工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8个。全力提升平台发展绩效,加快推进金乡镇、经开区工业园等乡镇平台改造提升试点步伐,全年拆除改造400亩以上

    (三)聚力调结构,精心谋划实现大升级。全力推进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落地,重点完善清洁能源、仪器仪表、塑料制品产业链图谱,对列入培育清单的企业加强帮扶及数字化生产指导,持续产业链断链断供风险排查,确保产业链稳定。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诊断服务,全年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80个、新增工业机器人160台。有序推进低效工业土地治理,加大高耗低效企业整治力度,完成整治高耗低效企业80家以上,盘活低效工业用地400亩以上。

(四)聚力强主体,精准培育助推提质效。聚焦小升规企业培育,落实经信、税务、乡镇三对一结对指导,全面指导企业做好小升规申报工作,力争完成小升规净增25家。做好“专精特新”培育库建设,力争培育省级隐性冠军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家市级领军企业3家、市级高成长型企业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省级工业新产品备案20个。坚持“招才引智”,提升企业人才素质,每季度开展“苍南经信学堂”,做优企业高管研修班,全面提升我县企业家管理素养,力争新增1位市级新青年企业家。

(五)聚力优服务,助企纾困全力增信心。推进助企服务再深化,继续高标准推进“增信心、稳预期、解难题”助企集中走访服务行动,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振实体经济信心。宣贯完善惠企政策,以专精特新、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为导向,做好新一轮惠企奖补接续政策的研究出台;快速精准兑现惠企奖补,做好入企指导,确保兑现时效,做到应享尽享、应补尽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