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9009/2023-87872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财政局
生成日期 2023-12-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县财政局2023年一、二、三季度工作完成情况和第四季度工作思路

  • 发布日期:2023-12-01
  • 浏览次数:
  • 来源:县财政局办公室(政策法规科)
  • 字体:[ ]

一、2023 年前三季度工作总结

(一)全力以赴保障财政收入。做好收入运行监测、分析和研判,加大统筹政府性资源资产资金力度,全力服务保障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1-9月,全县财政总收入40.85亿元,同比增长9.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30亿元,同比增长4.8%。向上争取转移支付资金共计36.26亿元,其中争取省级“8+4”经济高质量发展资金13.82亿元,资金规模居全市第一,占全市资金比重15.4%;获得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31.34亿元,超额完成政府工作目标;成功入围2023-2025年区域协调财政专项激励资金竞争性分配名单,获3年4.5亿元专项激励。

(二)千方百计助推经济发展。延续和优化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及减税降费等系列政策,精准助力实体经济发展。1-9月,累计办理增值税留抵退减收1.59亿元、小微企业制造业缓税入库2.0亿元。提升涉企奖补资金审批效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1-9月,兑现各类惠企财政奖补资金9001万元,惠及企业649家;落实财政支持金融发展政策,积极发挥融资担保作用,新增担保业务4.34亿元,惠及64户中小微企业,平均担保费率降至0.92%。加大消费券保障力度,投入3818万元财政资金,全力支持零售、住宿、餐饮、汽车等经营实体,大力推进消费回暖。

(三)真抓实干提升治理能力。切实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落实全县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10%以上。积极发挥直达资金保障基层财政平稳运行和落实惠企利民政策效用,截至10月15日,累计支出直达资金6.87亿元,执行率为90.8%,支出进度居全市县(区)市第7名。完成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线上招标工作,中标资金11.7亿元,实现增值收益3929万元。受理完成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37个,核减造价金额1.59亿元,核减率10.87%。结合“财会监督年”活动实施方案,重点对预算单位存量资金、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以及乡镇存在的“未设置独立的财政管理机构、人员配置不符合要求”等问题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开展基层财政财会监督。同时,开展全县13个重点绩效评价项目,64个自评复核项目和2个整体评价。

(四)积极稳妥防控财政风险。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足额编制“三保”预算,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逐月分析财政收支运行情况,深入剖析本级财政收入变动的深层次原因,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做好财政运行风险预判。健全债券资金使用月督查、公开承诺等制度,通过使用单位自查、银行交叉检查和财政重点核查、县政府跟踪督办等举措,加快债券资金合规使用。支持推进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征缴扩面工作,加大多渠道资金筹措力度;强化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加强基金月报、季报数据的分析研判。重塑迭代乡镇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持续推动乡镇内控指引建设提效扩面,加快完善与乡镇职权相适应的财政保障体制。

二、2023 年第四季度工作思路

(一)聚焦收入组织,统筹筑牢经济大盘。围绕年度预算收入目标,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强收入预期管理,与税务、资规、水利等部门密切配合,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和征管。同时,做好霞关华东运维母港矿地综合整治等项目工作,加强非税收入管控,全力组织收入;加强与资规等部门协调,及时有序推进国有土地和矿山出让。积极谋划土地出让收入完成不确定性的应对措施和方案,支持具备土地开发资质的地方国企拿地,争取能入库的土地出让金尽早入库。同时,优化存量土地管理,完善对轻微违章土地及建筑物的处罚补办,切实稳住收入基本盘,做优做大地方可用财力。抢抓政策“窗口期”,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全力争取专项债券额度和“8+4”政策资金,通过向上争取资金要素支持,拓宽支持发展的资金来源。

(二)优化支出管理,保障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支持保障好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和基本公共服务事项,重点加强基础性民生保障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力量,加强政府资源对社会资源的引导和撬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稳步推进稳进提质政策落地, 全力加快“8+4”政策资金兑付进度,优化完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建立健全财政科技投入稳增长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开发政策性金融工具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用于支持新时代浙江美丽南大门建设,争取更多资金保障项目建设。强化“三保”在预算编排中的优先顺序和支出执行中的首要地位,加强财政收支运行监测和预判分析,及时排除潜在风险。持续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确保三分之二以上新增财力用于民生,坚决兜牢“三保”底线。进一步落实政府过“紧”日子。形成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共识,严控一般性支出,杜绝楼堂馆所问题,从严从紧编制部门预算,按照只减不增原则编制“三公”经费,努力降低公务运行成本,统筹资金用于急需支出的民生领域。

(三)突出底线思维,稳妥防范财政风险。纵深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改革,完善能增能减、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足额保障基本民生类和其他刚性重点支出。加强库款监测,切实提升库款管理水平,合理安排支出顺序,确保库款保障率保持在合理区间。按照省财政厅部署开展“财会监督年”活动,重塑财会监督体系,推动财会监督与人大监督、纪检监察、审计监督的贯通协调。筑牢财政风险“防控网”,持续实施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专项行动,严控债务规模和风险等级。坚决落实“三个不得立项”要求,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前财政承受能力和债务风险评估,加强政府债务监管,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积极拓宽化债渠道,通过安排财政资金、盘活存量资产资源资金等举措,稳妥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不断降低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