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9/2021-64271
组配分类 政策机制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21-08-3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中共苍南县委 苍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苍南打造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 发布日期:2021-08-31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
  • 字体:[ ]

 

各乡镇党委,县直属各单位党委(党组):

《苍南打造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行动方案(2021-2025年)》已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苍南县委         苍南县人民政府   

2021年8月31日


苍南打造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行动方案(2021-2025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和《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温州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的行动方案(2021-2025年)》,坚定扛起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政治使命,紧紧围绕浙江美丽南大门“1+5”发展目标定位,跨越奋进、赶超发展,争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按照到2025年、2035年“两阶段目标安排”,创造性系统性落实各项目标任务,特制定“十四五”时期行动方案如下:

一、发展目标

坚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着力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到2025年,推动共同富裕取得阶段性实践成果,在全省26个山区县中发展速度位居前列、发展水平赶超进位,努力成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县域样板。

——努力打造经济发展更高质量的县域样板。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8.3%以上,一般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速达9%以上,人均生产总值突破6.4万元,创业创新创造动能充分释放,产业集群竞争力明显提升,市场主体再增加2.5万户,规上工业企业突破45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突破40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40家,R&D研发经费支出占比年均增速12.7%以上,形成活力更足动能更强的经济良性循环。

——努力打造收入结构更趋均衡的县域样板。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居民收入差距和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259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3.5%以内,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50万元的群体比例达80%、20-60万的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达到45%,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88左右,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

——努力打造公共服务更加优质的县域样板。更高水平构建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可及。高质量普及学前到高中段15年教育,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6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70%以上。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更加均衡,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2岁,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提高到25人以上,护理型床位占机构床位数的30%以上。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达15%。

——努力打造精神文明更为富足的县域样板。“文化苍南”建设深入开展,文化软实力全面提升。全域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高品质现代文化供给更加丰富,城乡一体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7743平方米以上,乡镇文化设施覆盖达标率达100%,居民综合阅读率达93.1%。

——努力打造生态环境更富颜值的县域样板。城乡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地表水省控及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比例保持在100%,PM2.5平均浓度完成上级下达目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以上。碳排放争取实现率先达峰,清洁能源发展成为全国示范,基本建成全域“无废城市”。

——努力打造社会治理更显和谐的县域样板。数字化改革全面有序推进,党建统领的整体智治体系基本建成,法治苍南、平安苍南建设一体推进,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万人犯罪率、万人成讼率逐年下降,网络空间更加清朗,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清廉苍南建设纵深推进,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社会持续保持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二、主要任务

全面对标中央赋予浙江“四大战略定位”和浙江建设“七个省域范例”、温州打造“七个市域样板”要求,努力在八个方面做到突破提升,全域全方位展现共建共享、共生共荣、共富共美的苍南图景。

(一)打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强化共同富裕物质基础支撑。

1.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力。积极探索县域创新发展新路径,着力打造温州南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清洁能源技术集成研究的样板区。实施“双倍增”“双迈进”行动计划,2025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14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50家以上,省级以上研发机构达35家以上。推动科创平台量质“双提升”,全面推进温州大学苍南研究院、浙南放射医学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塑料制品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创新平台建设,成立塑料制品产业技术研究院。不断夯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基础,打造市级科创产业园,谋划打造浙江省流量长效精确测控装备创新联合体。聚焦三大科创高地、新能源、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打造创新联合体,以省市科技“四张清单”项目为主抓手,实施“揭榜挂帅”行动,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谋划建设“科技飞地”,构建“研发创新在外地、成果转化在苍南”的创新生态。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打造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优化“人才新政18条”等专项政策,升级“1+X”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壮大高素质人才队伍,力争每年新招引(培育)4000名以上高校毕业生、6000名以上技能人才。(牵头单位:县科技局,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县经信局、县人社局、县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管理中心、县科协)

2.提升工业经济支撑力。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台商小镇、绿能小镇提升创标,高水平建设省级经济开发区,整合形成“一区三板块”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十四五”期间,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9%以上,战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2%以上,到2025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积极引导推进企业“两化”融合技术改造,新增上云企业1000家以上,力争与全省同步实现数字经济五年倍增,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突破60亿元。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行实施工业用地高质量和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行“弹性年期出让”“限地价竞税收”供地方式,亩均税收、亩均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深入开展精准招商、产业招商,重点引进强链补链延链的制造业项目,力争超百亿元产业项目实现新突破。深化涉企“柔性执法”,落实落细惠企政策,建立健全企业减负长效机制,力争在制度执行、政务效率、权益保护等方面先行示范。(牵头单位: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资规局、县科技局、县商务局、县财政局、县市监局、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县投促中心、县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管理中心、县工业园区建设中心、县工商联、县税务局)

3.提升新型产业活跃力。聚焦产业布局、产业创新力、产业附加值“三个重塑”,引导传统优势产业集聚转型,新兴产业茁壮成长,到2025年,力争旅游、清洁能源、海洋、时尚轻工、现代建筑等五大产业集群达百亿级规模。实施传统制造业重塑行动,推进5G、VR/AR、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推动纺织、箱包、印刷包装、纸制品、塑料制品等传统产业时尚化、数字化、高端化改造。谋划内衣小镇、箱包小镇、文具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开展小微企业园专项整治,力争实现小微企业园主导产业集聚度达70%以上、专业化运营覆盖率达90%以上。实施新兴产业培育行动,打造以核电为主、风电、光伏等为辅的清洁能源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仪器仪表、激光光电等智能化装备制造业,统筹推进矿业科技大厦、矿山井巷特色产业园、南宋井巷经济总部园、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等平台建设,大力培育生命健康产业,推动健康食品产业链集聚融合。实施“农业看苍南”攻坚行动,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打响“苍农一品”区域公共品牌,农业产值年均增长2%以上。推动传统养殖业向设施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现代渔业转型,争创省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渔业产值年均增长2%以上。(牵头单位: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科技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市监局、县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管理中心、县工业园区建设中心)

4.提升商贸集群竞争力。加快完善专业市场群设施配套和功能,迭代升级浙闽台水产贸易城、参茸市场、灵溪粮食市场、副食品市场,谋划建设亚热带果蔬交易市场、矿山井巷机械设备市场、汽车交易市场、五金市场,高质量打造浙闽省际商贸枢纽型市场集群。深化专业市场群与“互联网+”融合,建设浙闽新型城市数字贸易服务中心,加快传统批发向数字贸易升级。支持灵溪镇建设浙闽省际商贸重镇。支持浙闽省际专业市场群利用104国道沿线的旧厂房、旧小区、旧市场进行扩容提升,整合形成以浙闽商贸城为核心,加工包装、商业办公、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商贸功能集聚带。(牵头单位:县商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住建局、县市监局、灵溪镇)

5.提升市场主体新活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各项工作,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和贡献度,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打造资产超百亿企业1家以上,主体信用评级达AA级企业4家以上。构建“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深入实施“雏鹰行动”“雄鹰行动”“凤凰行动”,支持优质民营企业上市,加强仪器仪表、食品加工、现代建筑、金融机具等行业领军型企业培育,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打造一批行业隐形冠军或单打冠军,到2025年,新增单项冠军企业(产品)1家以上、隐形冠军1家以上。进一步拓宽市场准入渠道,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构建以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为核心的“1+8+X”商事登记体系,力争县内在册市场主体数量每年新增1.5万户以上。(牵头单位:县市监局,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财政局、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县工商联)

(二)推动形成稳定的橄榄型社会,强化共同富裕分配结构支撑。

6.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面向更大范围实施惠企稳岗活动,到2025年,力争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不低于2.3万人。完善技能人才培养、引进、评价、使用、激励机制,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改革试点,“十四五”新增技能人才3万人以上,全县技能人才总量达11万人。大力引进各类人才和高校毕业生来苍创业就业,积极培育高技能人才队伍,落实高校毕业生各项就业补贴政策。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提升就业容量能级,支持“知识经济”“自由职业”“零工经济”等业态发展。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和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的精准培训,加强“再就业”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就业服务,发展就业服务数字化平台,深入实施创业引领计划,重点打造以海西电商科技园、苍南云创电商孵化园为代表的创业孵化平台,开展线上职业培训、灵活就业供需对接等就业服务。完善失业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尤其是残疾人的就业培训和托底帮扶。深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持续推进无欠薪县建设。(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县发改局)

7.探索优化分配再分配机制。加强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和中长期规划管理,推动财政支出重点向弱势群体、薄弱领域、农村地区倾斜。优化县乡财政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县乡财政分配关系,调动乡镇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全面归并整合性质相近、用途相同、使用分散的政府专项资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统筹使用效益。探索完善第三次分配机制,发挥民政部门、村集体、合作社等在社会再分配中的作用,推广扶贫资金折股量化工作,提高民生投入社会效益。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落实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税收优惠、激励政策,确保减税降费政策措施精准落地。健全扶持中等收入群体政策体系,激发技术技能人才、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高素质农民等重点群体增收潜力。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畅通社会流动渠道。(牵头单位:县财政局,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人才办>、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民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住建局、县卫健局、县医保局、县税务局)

8.积极打造“善行苍南”品牌。建立健全回报社会的激励机制,大力传播慈善文化,有效整合慈善资源,让内外苍南人共同助力共同富裕。鼓励引导民营企业家和高收入群体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倡导民营企业家带头参与慈善捐助、困难救助、乡村振兴等工作。落实和完善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慈善褒奖制度。大力发展枢纽型、资助型、行业性慈善组织,完善慈善组织监管制度。打造以“慈善公益一日捐”为代表的全民性慈善活动。发挥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的三社联动作用,培育发展一批公益社会组织品牌,扶持支持一批公益项目品牌,完善创新一批公益服务品牌,进一步打响“公益苍南”品牌。(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县文联、县工商联、县税务局

(三)全面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强化共同富裕品质生活支撑。

9.深化公共服务社会化改革。深化社会力量办学、办医、办体育、办养老、办文化改革,更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争创社会力量高标准办社会事业的先行示范。建立多元化民生领域建设投融资和运营机制,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型民营企业、社会组织等投资兴办普惠型非营利性服务机构。创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探索完善公建民营、民建公助、委托代理服务等模式,提高公共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强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机构监管体制建设,促进公办民办机构公平竞争、规范运营、协调发展。(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委改革办、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文广旅体局、县卫健局)

10.打造“学在苍南”品牌。推动实现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特色多样、特殊教育融合延伸、终身教育体系完善,构建更加优质均衡现代化教育体系,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浙江省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力争到2025年,儿童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15.5年以上,省现代化学校占比25%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91.6%以上,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面达50%以上。积极实施“1010”强校行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计划,稳妥实施100人以下初中撤并,加快推进义务段学校标准化集团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优化高中校网布局,推进“分类办学”改革,全面提升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谋划建设民办教育园区,促进民办学校健康持续发展。实施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水平和内涵质量发展水平“双提升”工程,打造一批优质品牌职校。(牵头单位:县教育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资规局、县人社局、县委编办)

11.打造“医在苍南”品牌。实施“强县域、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计划,高水平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搭建县域数字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医保对接机制和药品对接机制,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二期、中医院迁建、妇幼保健院迁建、马站医院提升等项目。到2025年,全面建成县域医共体分级诊疗制度,县域内就诊率和基层就诊率分别达90%和65%,每千人床位数达5.99张,力争县人民医院建成三甲综合性医院、县第三人民医院建成三乙综合性医院、县中医院建成三乙中医院,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国家基本标准。实施健康惠民行动,深化“全民健康体检工程”,开展重点疾病早筛早诊早治行动,深入开展“两慢病”管理。构建全覆盖、均等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城市10分钟健身圈”,争创省级体育现代化县。(牵头单位:县卫健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文广旅体局、县医保局、县旅体中心)

12.打造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全龄友好型社会。落实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配套措施,健全出生缺陷三级预防网络,加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建设,加强生育妇女就业、工资待遇等权利保障,多渠道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区、社区,深入实施“明眸皓齿”等民生工程,不断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鼓励跨乡镇联合建设养老机构,推动专业化、社会化运营,整体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实现所有敬老院达国家二级养老机构标准,建成康养联合体2个以上。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和公办(建)民营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建立以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为主要对象的探访关爱制度,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教育局、县住建局、县卫健局、县妇联)

13.完善为民办实事常态长效机制。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坚持每年办好十个方面民生实事,高标准落实省市下达民生实事项目。完善征集筛选、科学决策、民意沟通、风险预警、资金保障、动态跟踪等制度,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在改善民生方面的依法监督、民主监督作用,完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不断优化项目实施,确保做一件成一件。深化落实民生保障“10×N”集成式改革,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待抚恤、文化体育、公共场所服务提升等十大领域,不断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牵头单位:县府办,责任单位:县人大办、县教育局、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住建局、县文广旅体局、县卫健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旅体中心、县交通运输局、县应急局、县水利局、县市监局)

(四)精准筑牢脱贫攻坚兜底防线,强化共同富裕保障体系支撑。

14.推进社保制度精准化结构性改革。探索适应新型就业形态的参保缴费政策,促进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切实提高企业和个人社保基金缴费夯实率和参保率。实行鼓励城乡居民多缴费、长缴费的激励机制,探索提档补缴政策,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缴费补助。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探索实施养老金待遇增长分级调整计划,逐步缩小不同人群养老金待遇差距。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等政策,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健全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构建大病精准保障机制,实现低收入群体医疗补充政策性保险全覆盖,健全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长效机制,到2025年,实现户籍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牵头单位:县人社局,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医保局、县银保监组)

15.建立健全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健全“1+8+X”社会救助体系,加大以低保、特困、受灾、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临时救助等为主体的专项救助力度。完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动预防性、发展性救助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城乡低收入群体精准识别和分类机制,实行救助平台数据动态管理和互联互通,做到分类分档精准救助。推进社会救助一件事惠民联办,助推社会救助“零次跑”。强化兜底保障,联合建立苍南县重病群众预警系统,着力预防和解决因病因残致贫、返贫。建立健全困境儿童及妇女、残疾人、流浪乞讨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和困难职工、退役军人帮扶救助机制。推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红十字事业全面发展。(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县住建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医保局、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县妇联、县残联、县红十字会、县慈善总会)

16.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深化住房保障扩面提标,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行商品房配建保障性住房政策,健全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供应保障体系,结合城镇棚户区改造和老旧小区改造,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十四五”期间,累计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1200套7万,人才房不少于1000套7万。实行实物配租与货币补贴相结合的保障方式,全面排查低保、低边、特困家庭住房情况,实现“应保尽保”。全面开展城乡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动态消除危房安全隐患,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保障机制。(牵头单位:县住建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资规局、县农业农村局)

(五)大力促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强化共同富裕区域协同支撑。

17.着力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度参与浙南闽东合作发展区建设,打造浙闽协同发展先行地。用活用足省政府“十二条”政策,推进与龙港高质量协同发展。积极对接落实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系列优惠政策,争取更多先行先试红利。深入推进空间规划一体化,加强县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加快形成“一核两翼三带”县域空间结构。聚焦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深入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实行城乡交通、供水、电网、通信、燃气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逐步实现同规同网。(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资规局、县住建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供电局、县水务集团、县公投集团、电信苍南分公司、移动苍南分公司、联通苍南分公司)

18.全面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突出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推动形成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坚持做大县城,加快拉开城市框架,有序推进老城有机更新,适时启动县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整体提升县城资源、产业、人口集聚度和首位度。坚持做强城镇,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集成改革为牵引,放宽放开城镇地区落户限制,完善租赁房屋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政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充分发挥小城镇连城带乡的纽带作用;支持钱库镇开展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全域争创美丽城镇样板镇,构建以小城镇政府驻地为中心,宜居宜业、便捷舒适的镇村生活圈,全面提升小城镇吸引力。坚持做活乡村,强化村集体经济强村富民惠民功能,深化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依法稳妥有序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以股权流转、抵押等新型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形式,完善“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和村经济合作社分红制度,健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长效机制,到2025年,实现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基本达4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达20万元以上、可支配收入达15万元以上,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50%以上。(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改革办、县资规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供销社)

19.推动先富带后富“三同步”。落实绿色发展重点县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用足用好省支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新一轮政策,紧盯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推进交通“串珠”、旅游强县、产业培优、平台提质、县城集聚、生态增收等富民攻坚行动。落实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建立县村户一体帮促机制,派强用好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等,推进乡村片区化、组团式发展。落实低收入群体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建立标准化清单化帮促制度,确保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掉队”。(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发改局、县民政局

(六)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强化共同富裕精神文明支撑。

20.高站位开展红色宣传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大力弘扬建党精神,持续掀起学习宣传热潮。健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教育制度体系,建立中心组巡听旁听制度、重大决策前专题学习制度。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的苍南溯源研究。健全多层次理论宣讲工作体系,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基层宣讲品牌、重大政策和理论发声平台。加强苍南革命历史研究、有形革命遗产的保护和无形革命遗产的传承,加大对烈士纪念设施的维护和建设,推进红色资源科学利用。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水平,守好“红色根脉”。(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党史研究室、县文广旅体局、县旅体中心、团县委、县社科联)

21.高水平推进全域文明建设。实施全域文明建设行动计划,力争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打造一批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全覆盖,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广泛开展“最美苍南人(苍南好人)”系列选树和宣传,建立完善关爱礼遇机制。深化实施文明好习惯养成计划,持续擦亮移风易俗、礼让斑马线等文明实践品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打造“文明星期六”“一月一主题”志愿服务品牌,构筑“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文明新风尚。(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市监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交警大队)

22.高品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加快推进苍南大剧院、县文旅数字化综合体等文化设施建设,谋划建设县市民活动中心、科技馆。加快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加快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改建,强化村级文化礼堂、农家书屋、文体娱乐广场等设施综合集成,提高基层公共文化均等化服务水平。持续打造“书香苍南”,推广“城市书房”“文化客厅”模式,推行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广泛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加大文化下乡范围频率,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常态化开展公共文化巡展巡讲巡演活动,定期举办文化艺术节等文化活动,满足城乡居民多元文化需求。(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文广旅体局、团县委、县文联)

23.高质量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深入实施“文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台挂历、文具礼品、纸制品、印刷包装等文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文化创意、工艺美术、文旅休闲、数字影视、短视频等新兴文化业态。深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强化文化产业项目带动作用,高品质打造苍南台商小镇水岸风情街,推动霞关、沿浦老街等文化创意街区改造提升,打造非遗沉浸式体验。强化版权保护,加强市场监管,严厉禁止和打击抄袭等违法行为。优化市场准入机制,动员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市场竞争,促进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展投资领域和空间。(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文广旅体局、县文联)

(七)持续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强化共同富裕宜居环境支撑。

24.巩固提升污染防治攻坚成果。深化“五水共治”碧水行动,改造提升河滨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江南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零直排区”全覆盖。加强城镇配套管网建设,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持续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开展入海河流氮磷减排、排海污染源规范整治、沿岸生态修复扩容三大行动。深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推动城市空气质量持续稳步改善。大力开展“净土清废”行动,全面深化“肥药两制”改革。深化“看不见垃圾”整治行动,全面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推动城乡建筑垃圾减量化收集、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严格落实禁塑限塑制度,推广垃圾回收再利用、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资源化利用方式,争创省级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城市。(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资规局、县住建局、县水利局、县卫健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商务局)

25.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统筹加强生态环境空间管控、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争创国家森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保护修复山海基础、林田底色、蓝绿廊道脉络、自然保护地节点,优化提升江溪流纽带,串接苍南特色的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加快大渔湾、渔寮湾和沿浦湾的蓝色海湾整治与修复,加强围填海和海岸线管理,建设海洋生态建设示范区。以玉苍山、玉龙湖、莒溪等生态功能区为重点,加大山地生态修复,推进废弃矿山综合开发利用和复绿治理。加强生态公益林、沿海防护林管理建设,保护培育沿浦湾等地红树林,增加滨海湿地面积,提高岸线稳定性和灾害防护能力。(牵头单位:县资规局,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县发改局、县水利局、县林业中心)

26.率先探索碳达峰碳中和实现路径。加快建设三澳核电,鼓励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力争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大力发展低碳高效行业,推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生活等六个领域低碳化发展,鼓励开发、生产、使用绿色低碳产品,加快推进“零碳”政府机关、积极开展低(零)碳乡镇(街道)、村(社区)建设。落实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普及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环境,提倡绿色构造、绿色施工、绿色装修。鼓励绿色出行,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快车辆结构升级,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推进交通运输站、停车场、小区地下车库的充电(加气)站等建设。(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科技局、县资规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市监局、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县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县工业园区建设中心)

27.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完善用电、用气、用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价格形成机制和供给机制。探索推广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平台试点,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深化河、湖、湾(滩)长制,推行生态环境报表制度和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信用+双随机”执法检查,构建责任清晰、规范履责的监管格局。健全生态环境共同参与监督机制,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生态环境治理、验收、监测和执法。(牵头单位: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资规局、县水利局、县审计局)

(八)争当县域治理现代化样本地,强化共同富裕和谐秩序支撑。

28.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全力推动党建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全域建强”三年行动,推动基层党建“全领域建强、全区域提升”,全面推行“党建联盟·组团发展”“红色管家·幸福家园”等行动。全面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县域整体智治改革,迭代升级“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县域社会治理体系。坚持以善治为目标,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多元参与机制,引导乡贤在村(社)党组织领导下依法参与乡村治理,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建成一批“四治融合”示范村(社)。创新完善激励机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规范和引导网社团社群健康发展,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完善“一肩挑”后村社治理体系,全县50%以上的村(社)达善治村(社)目标。(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委政法委、县委改革办、县信访局、县民政局、县司法局、县农业农村局)

29.深化法治苍南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提升法治政府规范化、系统化建设水平。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健全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法治论证和法律风险评估机制,推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行政合同合法性审核机制。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面推进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和跨部门跨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加强刑罚执行一体化建设,破解执行难问题。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的互联互通。加强社区矫正机构建设,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发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大社会化普法投入力度。(牵头单位:县司法局,责任单位: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委组织部、县委政法委、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30.建设更高水平平安苍南。加快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完善防汛防台“六防”体系、“一三五”应急处置机制,实现公共安全全覆盖、全链条、全要素管理。以消防、道路交通、危化品、海上船舶、食品药品、生态和金融等行业为重点,建立全链条精准化的行业监管体系。健全应急管理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完善“智慧应急一张图”。打造全国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创新网络综合治理,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强化网络安全保障。系统构建风险闭环管控的大平安机制,力争到2021年获得平安金鼎、到2024年获得一星平安金鼎。(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网信办>、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广旅体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监局、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县消防救援大队、县气象局)

三、重点抓手

结合苍南县情特点,找准一批标志性、突破性、引领性、创新性的大事要事,并以此为重点抓手,做到靶向发力、攻坚突破,全面发挥特色优势,加快补齐短板弱项。

31.实施三澳核电和绿能小镇建设攻坚行动。坚持生态核电与地方融合发展理念,围绕建设山海湾共兴、产镇人共治、链群区共建的中国核谷,推动《5+4合作框架协议》全面落地,打造共同富裕建设动力引爆点。稳步推进浙江三澳核电项目建设,建立常态化问题协调机制,全力抓好保障工作清单及挂图作战计划落地落实,同步推进二三期工程报批,到2025年,建成投产一期1号机组,核准开工二三期4台机组。高水平高强度建设绿能小镇,全力推进城市客厅、绿能大道、中央绿轴、沿浦湾海岸公园、核电科技园、核电承包商营地等重点工程建设,打造“产城人”融合的现代化环保类特色小镇。集群化发展核关联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以核电高端装备制造业、核技术应用产业、核电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核电知识教育培训为重点,深化与中广核、中核等央企战略合作,大力推进远景苍南零碳产业基地、浙南放射医学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广利核核电数字化仪控系统等产业项目落地,打造核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县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管理中心,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资规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县经信局、县科技局、县交通运输局、县水利局、县卫健局、县税务局、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县旅体中心、县投促中心、县水务集团

32.实施苍南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攻坚行动。坚持系统谋划、整合提升,优化“一区三板块”空间布局,高水平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完善开发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挂牌设立开发区管理机构。推动县城板块迭代升级,加快县工业园区东拓步伐,谋划数字科创智造园,聚焦数字经济、战略新兴、智能装备、新材料等产业精准招商,同步推进塑料制品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辐射浙南闽东的特色产业集聚地。推动金钱宜望板块融合发展,谋划设立集聚发展区块,加快包装印刷、针织纺织、纸制品等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提升。推动马站片区高质量发展,以三澳核电项目和绿能小镇为核心,招引培育核关联及核技术应用产业链,加快推进霞关港区开发建设,打造苍南经济新增长极。(牵头单位:县工业园区建设中心,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资规局、县投促中心、县重大能源项目建设管理中心)

33.实施“品质县城”建设攻坚行动。加快以东扩区和南扩区为核心的县城新区建设,高标准打造苍南大道“城市走廊”,全力推进塘河湿地公园、唐拉雅秀大酒店等重大项目建设及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温州最美门户景观大道”,到2025年,初步建成2.8平方公里的东扩区。加快拉开跨横阳支江南拓架势,同步推进控规编制、城市设计深化、整村竞争性征迁及安置房、道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年,基本建成3平方公里的南扩区环城南路以北区域。强力推进“一镇两平台”拆迁攻坚,加快老旧城区有机更新。坚持数字化、现代化、规模化,加快推进浙闽省级商贸市场群迭代升级,争创国家级商贸特色小镇。积极谋划未来社区项目,争取更多列入省试点名单。高标准开展高铁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大力推进未来乡村、生态田园、河滨公园建设。加快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切实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牵头单位:灵溪镇,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资规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城市建设中心、县工业园区建设中心)

34.实施“农业看苍南”攻坚行动。聚焦国家级产业平台打造,围绕生猪、茶叶两大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五凤茶园、卤制品园区二期、矾山肉燕产业园建设,力争到2023年基本形成“一核二区三园”的发展格局,主导产业年产值突破40亿元,创成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聚焦省级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浙南番茄创新示范基地,紫菜规范化数字化养殖基地、紫菜精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做优做强番茄、紫菜、茶叶、四季柚、葡萄等优势特色产业。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建立完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支撑保障体系,深挖肉燕、四季柚、番茄、葡萄、月饼等特色产业文化,打响“苍农一品”区域公共品牌,到2025年,力争品牌价值超5亿元。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打造农科教产学研联盟。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抓好“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管理,创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科技局、县供销社、县旅投集团)

35.实施共同富裕未来单元建设攻坚行动。开展未来乡村建设,聚焦“五化十场景”,精心打造1000个小花园、小菜园、小游园,建成20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20个未来乡村,实现县域100%的行政村创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探索独具苍南特色的未来乡村建设路径。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按照未来社区理念和标准实施城市更新改造行动,高标准开展渎浦社区拆改结合类未来社区省级试点建设,着力打造一批未来社区示范点,到2025年底,实施老旧小区改造6个以上。支持“未来工厂”建设,推动传统产业产品和制造流程的数字化升级,推进数字化设计、管理、营销,拓展物联、数联、智联的数字应用场景,到2025年,新建市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个以上。(牵头单位:县经信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36.实施168生态海岸带建设攻坚行动。高起点规划设计168生态海岸带,有机串联沙滩、港湾、海岛、人文、渔村等独特资源,推动与文化创意、现代渔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生态海岸带综合效益。先行实施10公里示范样板段建设,全力打造棕榈湾-渔寮湾“两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加快建成霞关老街特色风情街区、168环海公路、半山半岛旅游综合体等标志性工程,打造华东地区独具滨海特色风貌的精品旅游线路。加快矾矿转型发展,编制完成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积极推动矾矿遗址申遗,有序推进矿工村开发、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中国童谣谷等项目建设,打响世界矾都旅游品牌。(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县文广旅体局、县旅体中心、县投促中心、县文联、县旅投集团

37.实施低收入群体和居民收入双倍增攻坚行动。实施低收入群体收入五年倍增计划,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户实施产业带动,促进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十四五”期间,低收入农户年均增收15%以上。加强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和帮扶,落实低收入群体各类减免政策。实施居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等,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丰富和规范居民投资理财产品。支持农民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流转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增加财产性收入。(牵头单位: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资规局、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卫健局、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38.实施内畅外联大通道建设攻坚行动。大力发展对外综合交通,积极争取甬台温福高铁在苍南并站、开展温州市域铁路S3线二期前期工作,推进高铁与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加快推进瑞苍高速、泰苍高速建设,做深做细219省道苍南段、326省道苍南段、218省道苍南段等前期工作。持续提升对内快捷交通,加快建成228国道苍南段、观藻炎公路、桥莒公路、168环海公路,实施新一轮“四好农村路”行动计划,建设提升“四好农村路”113公里以上。深入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优化客运公交网络布局,加快打造智慧公交。有序推进霞关港区改造提升,探索开辟海上旅游航线。突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重点领域,加快布局智慧互联的信息通道,到2025年实现5G和千兆网络基站乡镇全覆盖,构建起高速畅通、覆盖全域的现代化网络信息体系。(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交运集团)

39.实施数字化改革赋能攻坚行动。坚持将数字化改革贯穿共同富裕建设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按照“一年出成果、两年大变样、五年新飞跃”的要求,高质量承接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系统建设任务,全面推广应用“浙政钉”“浙里办”,到2021年底,5个综合应用实现功能全上线、县乡全贯通,基本建成“掌上办事之县”“掌上办公之县”“掌上治理之县”。发挥好改革突破先导作用,深度谋划一批具有苍南特色的改革项目,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影响力的特色改革品牌。(牵头单位:县委改革办,责任单位:县委办、县府办<大数据中心>、县委政法委、县发改局、县经信局)

40.实施全国文明城市提名争创攻坚行动。对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按照“一年抓提升、两年强巩固、三年创成功”的总体目标,到2023年,力争取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以宜居生活、文明交通、舒心市场、有序经营、安全餐饮、洁净市容、澄净管线、规范广告、标化工地、和美社区等文明城市“十大环境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整治提升,确保人行道硬化率100%、主干道装灯率100%、亮灯率不低于98%,机动车交通守法率达95%以上。以“十美文明行动”为重点,全面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把苍南打造成为彬彬有礼的文明新高地。(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责任单位:县公安局、县市监局、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团县委、县妇联)

四、保障措施

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树立讲担当、重落实、强攻坚的鲜明导向,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4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建立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强化“七张问题清单”整改落实跟进机制,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系统性重塑,把党的领导贯穿共同富裕的全过程。成立社会建设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县委、县政府建立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领导小组,县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建立常态化、实体化专班运行机制。全过程实施清单化管理,建立重点任务清单、突破性抓手清单、重大改革清单,明确任务责任,实行闭环管理。(牵头单位:县委办,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委改革办、县发改局)

42.深入推进清廉苍南建设。统筹推进以清廉机关(站所)、清廉村居、清廉医院、清廉学校、清廉企业等为主要内容的“五廉共建”行动,打造一批清廉单元标杆,为共同富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充分发挥乡镇纪检监察组织和村级监察联络站作用,健全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治理机制,大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健全大监督工作格局,推动纪律、监察、派驻、巡视“四项监督”的有效衔接,强化纪检监察与组织、司法、财会、审计、统计、群众等监督的贯通协同,构建权责透明、权责统一的体制机制。(牵头单位:县纪委监委,责任单位:县委办、县直属机关工委)

43.强化政策制度落地及配套。全方位推动共同富裕各领域各方面政策制度落实落地,积极研究出台县级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十二条”政策意见,建立常态化对接争取机制。积极争取共同富裕建设的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集成式创新和专项试点,努力在数字化改革、民营经济发展、分配制度改革、新型城镇化、未来乡村、民办社会事业改革、县域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力争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制度成果和最佳实践。(牵头单位:县委办,责任单位:县委改革办、县发改局)

44.建立评价考核体系和争先创优机制。全面对标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评价体系和目标指标体系,加强监测分析和动态调整,将推动共同富裕有关目标要求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绩效考核,精准反映共同富裕建设工作实绩。持续深化“两个担当”良性互动,搭建用好赛马比拼擂台,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部干事创业、改革突破争先,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牵头单位:县委办,责任单位:县纪委监委、县委组织部、县委改革办、县发改局)

45.凝聚齐心奋斗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坚持群众主体,旗帜鲜明地鼓励勤劳致富、率先致富、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以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积极作用,强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等人民团体引领服务联系群众功能,充分激发全体人民促进共同富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走共建共治共享的共同富裕之路。(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人大办、县政协办、县委统战部、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等)

 

附件:苍南打造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目标指标


附件

苍南打造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目标指标

类  别

序  号

指  标

苍南县

责任单位

指标属性

2020年

2022年目标

2025年目标

经济高质量发展

1

人均生产总值(万元)

4.30

5.19

6.41

县发改局

评价指标

2

人均苍南人经济(万元)


13.8

16.5

县投促中心、县工商联、县侨联、县发改局

观察指标

3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8.20

10.02

13.25

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农业农村局

评价指标

4

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元)

0.3622

完成市下达任务

县发改局

评价指标

5

单位GDP碳排放(吨/万元)


完成市下达任务

县发改局、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

评价指标

6

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平方米/万元)

27.33

23.68

16.7

县资规局

评价指标

7

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万元)

16.6

19.5

26

县经信局、县税务局

评价指标

8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

19

19.2

19.5

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科技局

评价指标

9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40904

49566

62590

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

评价指标

10

R&D经费支出与GDP之比(%)

1.1左右

1.36

2

县科技局

评价指标

11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55

65

县经信局

评价指标

其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

7.1

8.59

11.43

12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23290

26347

31167

县商务局、县发改局

评价指标

13

恩格尔系数

0.32

稳步下降

(县共富办)

观察指标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14

城乡居民收入倍差

1.94

≤1.92

1.88

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

评价指标

15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68.15

69.8

72

县资规局、县发改局

评价指标

16

山区26县(苍南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省平均之比

0.78

0.82

0.83

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

评价指标

17

低收入群体增收

低收入农户户数(家)


逐步下降

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

观察指标

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

0.51

0.51

0.539

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

18

3个“一小时交通圈”人口覆盖率(%)

100

100

100

县交通运输局

评价指标

19

城乡公交一体化率(%)

100

100

100

县交通运输局

评价指标

收入分配格局优化

20

劳动报酬占GDP比重(%)

56.6(2019年)

52

53

县人社局、县发改局、县财政局

评价指标

2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

0.95

0.96

0.98

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农业农村局

评价指标

22

家庭可支配收入(按三口之家计算)

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人口系数按普查结果确定)10-50万元的群体比例(%)


75

80

县人社局、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

评价指标

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人口系数按普查结果确定)20-60万元的群体比例(%)


35

45

23

人均慈善捐款与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


0.14

0.15

县民政局

观察指标

24

基尼系数


维持在合理区间

(县共富办)

观察指标

25

城镇调查失业率(%)


≤5.5

≤5.5

县人社局

评价指标

26

新增内外市场主体数(万户)

1.5

3

7.5

县市场监管局、县投促中心

观察指标

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27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2.42

3

4.6

县卫健局

评价指标

28

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

90.61

91.24

91.61

县教育局

评价指标

29

儿童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年)

14.7

15

15.5

县教育局

评价指标

30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65.5

≥70

县教育局

评价指标

31

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重(%)

22.4

25

31

县人社局

评价指标

32

人均预期寿命(岁)

81.94

81.95

82

县卫健局

评价指标

33

每千人口拥有职业(助理)医师数(人)

2.60

2.96

3.45

县卫健局

评价指标

34

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护理员数(人)

15

20

25

县民政局

评价指标

35

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

10.15

11

15

县住建局

评价指标

36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元)

9658

10632

13000

县民政局

评价指标

37

公众食品和药品安全满意度(%)

81.6

稳步提升

县市监局

观察指标

38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


逐步下降

县卫健局

观察指标

39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

81

保持稳定

县财政局

观察指标

40

房价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

35%

逐步下降

县住建局

观察指标

41

高峰时段公共汽电车平均运营时速(公里/小时)


18

20

县交通运输局

观察指标

精神文明建设

42

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7237

7450

7743

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体局

评价指标

43

居民综合阅读率(%)


92.2

93.1

县委宣传部

评价指标

44

文明好习惯养成实现率(%)

79.12

85

92

县委宣传部、县文明中心

评价指标

45

社会诚信度(%)


95

96

县委宣传部、县文明中心、县发改局(信用办)

评价指标

46

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

10.7

13

15

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体局

评价指标

47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2.5

2.75

2.85

县旅体中心

评价指标

48

国民体质合格率(%)

94

94.2

95

县旅体中心、县卫健局

评价指标

全域美丽建设

49

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

100

100

100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农业农村局

评价指标

50

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

24

完成上级下达目标

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

评价指标

51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100

100

100

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

评价指标

52

县级以上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94.3

94.4

94.5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县住建局

评价指标

社会和谐和睦

53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率(%)

89.07

≥97.8

≥97.8

县纪委县监委机关

评价指标

54

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亿元)

0.0248

0.0198

0.0124

县应急管理局

评价指标

55

万人成讼率

69.14

68.5

67.5

县法院

评价指标

56

律师万人比

1.01

1.5

3.5

县司法局

评价指标

57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


稳步提升

(县共富办)

评价指标

58

整体智治实现率(%)


稳步提升

县委改革办、县大数据管理中心、县政务服务中心

观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