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财产处置难 县法院引入“外包”司法网拍辅助机构

  • 发布日期:2019-08-13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新闻网
  • 字体:[ ]

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今年7月,县人民法院正式引入第三方“外包”司法网拍辅助机构。据了解,自去年4月中旬试运行以来,受委托方辅助该院进行了764件拍品拍卖,拍卖金额达12.95亿元,平均溢价率31.43%。网拍辅助性工作外包有效减少了法院执行中大量事务性的工作,提高了资产处置效率,实现司法网拍专业化,最大程度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司法网拍打破了传统委托司法拍卖固有的时间、地域限制,提高了信息发布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了参拍人员范围,降低了当事人的经济成本,使得拍卖更有效率。2014年苍南法院司法网拍为310件,2018年为695件,5年增长了124%,司法网拍成为解决财产处置难的重要利器。但快速增长的司法网拍规模也给法院执行工作带来了大量繁杂的事务性工作。

为使法院能将更多的司法资源优化配置到执行工作中去,苍南法院积极探索推进司法网拍辅助工作包人、包装、包服务的“三包服务”,将繁杂的技术活交由专业的辅助机构来完成。“包人”指的是由受委托方指定3名熟悉网拍业务的工作人员长期驻点法院,承担拍卖辅助工作,将干警从繁杂的司法网拍事务中解放出来,缓解法院执行人手不足的窘态。“包装”即是由外包公司统一整理拍卖标的物的视频拍摄、图文编辑,审核拍卖标的物信息并通过网络实时展示,为竞买者提供精准服务。自试行“外包”模式以来,已上传拍品信息987则。“包服务”,即由受委托公司设置客服服务专线,由专人接听客户咨询电话,耐心解答提问、指导客户参加司法拍卖,并对通话全程进行录音。同时,根据拍卖工作需要,线下适时组织竞买人看样及拍品维护等事务。自实行以来,平均每个工作日接听电话30余人次,组织843批次竞买人看样。

将司法拍卖辅助工作外包并不代表法院可以当“甩手掌柜”。苍南法院明确拍卖辅助机构职责,建立外包服务台账,健全拍卖辅助机构的考核管理制度,加强对辅助机构司法拍卖的监管与风险防控,并不定期对拍卖完结案件进行随机抽样评价,为司法网拍辅助外包工作设好“防火墙”,督促提升外包服务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