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9001/2019-49990
组配分类 县政府和县府办文件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19-04-1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字号 无文号

苍南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苍南县数字经济五年倍增实施方案的通知

  • 发布日期:2019-04-18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
  • 字体:[ ]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苍南县数字经济五年倍增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苍南县人民政府

2019年4月18日


苍南县数字经济五年倍增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强国”战略,根据省、市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发展和苍南县“双海双区”战略要求,全面推进我县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进程,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贯彻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按照省委省政府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以工业强县建设为重点,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核心,把数字经济作为我县推进新时代浙江美丽南大门建设的重要抓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拉高标杆,精准发力,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建设一批能够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引领示范的龙头项目,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补齐制约我县产业发展的根本性、关键性短板,构建技术为核心、应用为根本、产业为支撑、网络为基础、安全为保障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再创我县高质量发展新辉煌。

(二)发展目标

经过五年的发展,力争到2022年,全县数字经济增加值总量达到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较2017年实现总量翻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65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6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6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增加值达到235亿元,年均增长15%。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日益完善,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和智慧政务全面发展,打造浙江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示范区、海西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示范区、浙南闽北数字贸易发展示范区和综合物流服务示范区。

1.抓住技术创新一个关键

核心技术是数字经济持续增长关键,建立起完备的数字经济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加强对集成电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攻关,形成高层次人才和先进技术有效集聚,信息技术进步对数字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升。到2022年,规模以上制造企业数字化技术开发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2%以上,新产品产值率达到35%左右。

2.提升云服务大数据两种能力

全面开展云服务和大数据生态体系建设。坚持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坚持将“用云量”和“用云成本”纳入城市发展的基础环境之一,加快推进“天翼云”“移动云”“沃云”建设。鼓励中小企业使用云应用软件,推动龙头骨干企业从资源上云向业务上云转变,形成“一个行业一朵云”的生态圈。力争到2022年,全县累计上云企业达到1万家,培育1-2家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家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一批工业APP,实现平台广泛应用,带动广大制造企业提质、增效、降本。

3.进一步扩大数字经济产业规模

面向印刷包装、塑料制品、食品加工、纺织、仪器制造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组织实施“一业一行动”工作方案,引导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推进产业数字化升级。同时发挥我县作为海洋经济示范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主平台和主战场作用,抓住台湾、深圳以及市区等地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重点做好核电及关联产业、高端装备产业以及数字贸易、智慧旅游、智慧物流、文化创意等数字经济新兴产业发展,成为助推苍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力争到2022年,培育超10亿元企业2-3家、创新型领军企业5家,新增数字经济领域上市企业1-2家以上,数字经济细分领域隐形冠军10家以上。

4.实现制造、城市和政府数字化升级

充分利用网络通信、大数据、工业控制、集成电路、新型传感器等先进技术,不断促进传统制造业、城市建设和政府服务数字化升级。力争到2022年,重点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60%以上,机器联网率达到50%以上,“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90以上。智慧城市建设逐步深入,智慧旅游、智慧农村、智慧物流、智慧医疗等日益完善。政府服务实现网上查询、网上申请、网上办理、网上反馈,网上完成率达到95%以上。

5.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打造宽带、安全、泛在的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力争到2022年我县城域出口带宽达到3T,光纤用户数40万户,千兆光网接入能力覆盖全县城区家庭,百兆光网接入能力覆盖全县;“无线苍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AP规模总量达到2500个以上;5G通信支撑网进一步拓展,新改建通信基站1500个以上,窄带物联网实现全县深度覆盖。

二、空间布局

按照温州南冀副中心城市建设发展要求,结合我县城镇布局特点和产业发展现状,形成“核心驱动、一带崛起、三区共建”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

“核心驱动”即形成灵溪数字经济核心区。以台商小镇为核心,利用好人才资源、金融资源和交通、政策等优势,重点发展仪器仪表,金融电子机具等数字产业,并进一步结合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努力推进数字贸易、智慧旅游、智慧物流、数字金融、文化创意等数字服务业发展,使数字技术成为苍南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成为驱动引领我县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

“一带崛起”即沿海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带崛起。紧紧围绕我县海洋经济发展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战略要求,依托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228国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利用好沿海重大平台建设优势,依托核电站发展机遇,重点发展核电及关联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大数据等数字产业,成为我县数字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三区共建”即塑编产业数字化集聚区、印刷包装数字化发展集聚区、生态休闲产业数字化发展集聚区。以灵溪工业园区为重点,打造塑编产业数字化集聚区,促进塑编产业数字化升级;以龙港印艺小镇为重点,打造印刷包装数字化发展集聚区,促进印刷包装产业数字化升级;在78省道发展轴,依托桥墩、观美、南宋、矾山、马站、霞关、沿浦等乡镇,利用旅游、生态等资源优势,发展智慧旅游、智慧农业、智慧乡村等生态产业,打造生态休闲产业数字化发展集聚区,促进生态休闲产业数字化升级。

三、重点工作

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为方向,不断优化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模式,培育数字化战略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引领我县发展的数字经济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产业,助推苍南跨越式发展。

(一)传统产业升级计划

切实按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主体装备自动化水平、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提高企业上云水平为切入点,努力促进传统制造业产品和制造流程、企业管理、生产营销等环节的数字化升级。力争至2022年我县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90以上,建设10家以上数字化车间,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增加值达到235亿元,年均增长15%。

1.“两化融合”提高智能化水平

一是依托“中国包装印刷城”“中国台挂历礼品生产基地”“中国塑编之都”“印艺小镇”等国家级品牌基地优势,对印刷、塑料制品、纺织、食品加工、纸制品等传统产业,针对产能瓶颈环节、工况恶劣环节、劳动密集环节、技术依赖环节、资源高耗环节,引导推广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模式,创新“两化融合”新模式。二是通过实施企业“两化”融合登高计划,利用信息资源管理系统(ERP)、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供应链管理(SCM)、物理信息系统(CPS)等,推进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深度集成应用,帮助企业实现智造升级。

2.大数据提升企业决策能力

一是企业要在“两化融合”的基础上,加快工业大数据的开发应用,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工厂内人与机器、机器与物料、机器与机器之间互联的网络结构,打通数据链,提高企业数据感知、识别、挖掘、分析和管理能力。二是利用大数据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柔性化生产、精细化管控和智能化决策能力。三是鼓励企业采用专业的大数据分析工具以及第三方大数据服务,实现传统产品加载产品防伪、质量追溯、个性化定制等,推动精准管理、精准服务和精准营销,全面提升企业的决策运营能力。

3.“企业上云”优化行业协同发展

一是围绕印刷包装、塑料制品、纺织、机械仪表、食品加工等优势行业,结合各行业特点,依托优势行业企业和云服务商,鼓励行业内企业实现管理上云和业务上云,打造“行业云”,形成“一个行业一朵云”的生态圈。二是发挥各类产业园区、小微园、特色小镇、众创空间等平台作用,自建私有云平台,以及充分依托公有云、行业云平台,采用购买、租赁等方式,使用成熟的设计、管理、仓储、供销等云应用软件和云服务,建设一批“园区云”,加快园区内中小微企业实现业务系统的云端迁移,在设计、管理、制造、营造等各个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三是依托龙头骨干企业在云应用和云创新上的资源优势,在“企业上云”上先行先试,建设一批“特色云”。力争到2022年,累计上云企业达到1万家,打造省、市级云应用标杆企业10家以上。

(二)核心产业培育计划

在仪器仪表、金融器具、核电、大数据、物联网、智能装备,以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育一批重点优秀企业、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力争至2022年,我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65亿元,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60亿元,实现总量翻番,打造我县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新高地。

1.做大做强仪器仪表和金融器具等传统电子信息制造业

一是加快推进苍南仪表、天信仪表、天信科技、维融电子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引导企业开发应用嵌入式软件、智能控制软件、工业大数据采集分析软件、系统集成软件等,实现对仪器仪表、金融器具等电子信息优势产业进行装备智能升级,进一步形成我县在特色装备产业的发展优势。二是引导行业向上下游辐射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对智能生产线集成、基础部件智能化等方面的基础支撑,形成苍南智能装备产业的产业链发展优势。三是鼓励企业加强标准建设,使苍南在特色装备优势行业的标准成为全国标准、国际标准。

2.扎实推进四大战略新兴产业

一是依托台商小镇建设,重点发展数字经济产业,成为驱动引领我县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二是强化与中广核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快推进苍南三澳核电重大项目推进,重点发展核关联产业、大数据等数字产业,成为我县数字经济发展新增长极。三是紧紧把握浙江码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南京杰百腾公司合作推进石墨烯在印刷包装行业产业应用,结合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加快开发全面感知、智能采集与控制、远距离传输与工业通讯、可靠传递与交换、工业级无线AP,发展电子标签(RFID芯片)、智能传感器、传感网络设备等物联网设备制造业,推进印刷包装行业数字化转型。四是以“绿色化、自动化、智能化、特色化、集聚化”为主攻方向,着力推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装备制造的深度融合与综合集成,发展智能印刷设备、智能包装设备、智能塑料制品装备等。

(三)数字贸易拓展计划

发挥我县省际贸易集聚区的优势作用,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打造数字贸易产业链和生态链。力争到2022年,电商零售总额达到300亿元,同比增长12%以上。

1.建设数字贸易平台

针对温州礼品城、浙闽台水产贸易、苍南参茸市场等省际专业市场,结合浙福边贸水产城扩建工程等9个商贸市场,开展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建设,打造集餐饮、办公、购物于一体的新型数字贸易平台,促进实体专业市场数字化提升。打造以“海西经济”融合“高铁经济”的互联网发展模式,发挥电商科技全产业链集群互补效应,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能力测试、创业指导、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和融资服务,造就完美的网络经济集聚区航母群,为创业者保驾护航。营造良好的商贸品牌发展氛围,加大对商标、商号及商业老字号的保护和培育,提高商贸老字号品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优化品牌对电商的促进作用。

2.促进农村电商蓬勃发展

探索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使农村电子商务真正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支持县域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乡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的合理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机制,打通物流快递最后一公里。推动包装、冷链物流、仓储配送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型农产品供应链。推进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助推农产品销售,完善农村电商服务,引导农村电商从业者到电子商务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理念和经营经验,积极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鼓励外出打工者和大学生返乡参与农村电商创业。

3.推进跨境电商服务

根据苍南发展跨境电商的实际需要,积极营造跨境电商良好氛围,建设跨境电商孵化园,理顺从开店到收结汇的全流程服务,确保企业可以快速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提供从知识普及到品牌培育的全套服务,快速提升苍南县跨境电商市场规模的发展水平;建立跨境电商管理手段,提供从报关报检到数据统计等行业管理服务;导入跨境电商各类资源到苍南集聚,逐步建成跨境电商生态体系;建立跨境电商产品供货体系,包括参加跨境电商采购会、苍南县专场采购会等;落实集中培训、定制班、人才定向输送和人才招聘会等措施,建立苍南县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和输送体系;建立跨境电商管理和监测系统,确保商务部门掌握跨境电商实际发展情况;举办各类峰会、论坛、沙龙、大赛、投融资路演等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4.打造最优网络市场治理环境

一方面,创建“浙江省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新效应,坚持包容审慎、以网管网、多元共治的原则,把握好监管与服务、规范与发展的关系,努力构建政府监管、社会共治、政企协同 “三位一体”的网络市场信用体系。另一方面,以贯彻实施新《电子商务法》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政企协作和社会共治功能。加强对电子商务经营者及其发布的重点商品和服务信息的监测,探索建立对苗头性风险隐患的预警预判机制,完善重大网络交易风险快速处置和多元化风险化解机制;支持网商自律组织发挥其在网络经济领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作用。督促落实网络购物7 日无理由退货制度,鼓励支持网店作出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无理由退货承诺,积极参与放心网店建设,进一步共建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

(四)智慧旅游升级计划

发挥我县在沿海发展带、78省道发展轴和灵沙发展轴等区域的旅游资源优势,强化旅游体验、虚拟旅游和旅游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做大做强我县旅游产业。

1.建设智慧旅游平台

一是建设苍南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以及建成的“1+N”业务应用系统,包括“一云多屏”的旅游全媒体平台,旅游行业运行监测平台等,通过信息技术来提升旅游管理、服务能力和游客旅游品质。二是完善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为游客提供景区、线路、酒店、民宿、美食、快速攻略、虚拟游温州、自驾游苍南、视频展播、语音导览、电商、旅游投诉等旅游服务,真正实现“一部手机游苍南”功能,让游客能尽情享受“山水诗之旅”“玩转山江海”的乐趣。三是加快新媒体平台融合发展、互联互通,提升旅游政务新媒体聚合传播能力、构建旅游联盟的大宣传格局。

2.创新智慧旅游产品

一是强化特色旅游文化商品的研发,支持对碗窑、矾山、福德湾等传统产业基地的开发,通过“互联网+”视频推广,打造旅游新产品。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共享模式,规划和促进民宿产业发展,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度假、风俗文化体验。三是发展农产品、工业产品的个性化体验,旅游景区的“VR”体验,商贸共享旅游等新业态,提升苍南旅游开发的深度。

3.强化智慧旅游服务

一是完善智慧旅游市场监管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市场统一监管,进一步保障良好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提高游客满意度。二是在渔寮、玉苍山、碗窑、福德湾等重点景区,对沙滩、登山步道等重点区域,通过传感器、监控设备等物联网设施,对景区安全、环境质量和旅客秩序等进行有效监测,实现景区良好的旅游环境。三是加快旅游行业管理,制订智慧旅游新业态服务规范,形成网络旅游质量服务评价体系,建立旅游企业信用第三方评估机制,规范和促进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

(五)智慧物流服务计划

不断强化我县浙江南大门的省际区位优势,发挥好高铁、高速、港口和国道等基础设施优势,不断优化智慧物流产业培育。

1.打造智慧物流产业平台

一是结合温福高铁、甬台温高速、甬台温高速复线、104国道和228国道等重点交通枢纽及产业布局,通过信息化技术,建设提升海西物流园、马站物流园区、龙港新城物流园区等重点园区。二是按照物流共享共建的原则,打造浙南闽北综合物流服务平台,形成浙南和闽北的智慧仓配中心,支撑产业发展的需求。

2.建设智慧货运综合服务中心

一是依托崇家岙港区、霞关港区建设,以及苍南高铁港建设,打造浙南闽北智慧货运综合服务中心,提升区域智慧物流服务能力。二是打通道路、水运、铁路等货运信息网络,实现公共物流信息跨部门、跨运输方式服务。三是引导我县塑料制品、印刷、纺织,以及特色农产品与物流信息综合服务中心的信息对接,形成“互联网+产业”的综合物流生态服务体系。

3.创新智慧物流产业模式

一是积极结合我县山海特色农产品的优势通过个性化定制,开展生鲜物流、绿色物流等新型物流模式。二是完善信息化物流计量体系建设,对货物分类、商品标识、作业流程等进行信息化、标准化提升。三是完善物流信息网络,开展城际配送,提高城际配送的专业化水平。

(六)数字金融创新计划

抓住温州国家金融改革示范区先行先试的契机,利用好我县近年来产业发展优势和在外苍商网络优势,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

1.加强传统金融数字创新

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领域的应用。一是努力优化制造业、农业企业贷款环境。通过深化“亩均论英雄”和重点项目评定等办法,指导各银行规范“互联网+”贷款业务,降低中小企业的投资成本,提升服务“三农”和小微经济的能力。二是优化移动支付服务。通过支付宝、闪付、微信支持等手段,积极推广移动支付在政务、交通、医疗、旅游、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提升我县在移动支付服务智慧化、便利化和现代化建设。三是推动设立一批数字金融公司。通过大数据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加强与区块链、大数据、研究机构的合作,为金融行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服务。

2.加强数字经济基金服务实体经济创新

一是按照市场化方式,推动设立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产业基金,加大对信息技术核心产业的资金支持。二是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优先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三是发挥我县产业投资资金作用,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机构到我县设立法人机构,参与数字经济企业战略投资,推动完善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配套。

3.加强金融风险监管

一是全面落实我省“天罗地网”监管体系,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落实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依托综治管理系统的“四个平台一张网”深化地方金融监管网格化管理试点工作。二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把来自电商平台、银行贷款、个人消费、政府大数据等各类消费和经营的海量数据用于依用评估、客户分析和风险识别,建立“风险预警、信用评价、风险监测、数据分析”于一体的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三是建立黑名单机制,加强对非法集资、P2P等处置力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 “构建诚信、惩戒失信”金融生态环境。

(七)数字文创发展计划

把发展文化旅游、网红经济、网络直播、微电影等行业作为推进苍南文化产业全域发展的切入点,大力弘扬新时代“苍海纳百川,敢为天下先”的苍南精神。

1.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艺术发展

依托数字传播企业和数字文化创意企业,推进我县传统文化艺术繁荣。一是做好文化遗产传承。利用好“互联网+VR”“互联网+影视”的作用,推动矾山国家矿山公园申报世界工业遗产,推动以名镇名村以及名人故居、文化祠堂等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推广工作,宣扬我县独特人文文化。二是发挥国家民委授予的“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的平台作用,结合“苍南文化艺术节”和畲乡文化遗产,邀请名人走进苍南,积极创建线上线下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助推文化产业发展。

2.强化文化传播产业的发展

一是依托我县印刷产业的发展优势,引导印刷、礼品、台挂历、文具用品等顺应新时期数字网络发展的趋势,引进“网红+电商”“网红+VR”等新业态,促进印刷文化产业向数字网红经济和文化传播产业发展。二是利用我县山水旅游资源优势,招引一批网络文学、微电影、短视频、网络教育等产业,促进网络直播行业发展。三是整合我县各类文化阵地、内容等各类资源,建立起统一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打造服务全县百姓的“云端文化基地”,全面提高我县文化的共享和远程服务能力。

3.加强文化市场管理

完善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实现文化市场的线上、线下同步审批。进一步创新网络执法手段,加强网络文化市场的网上监管,开展“扫黄打非”各类专项行动,加大对违法经营行业的打击力度,力促文化市场平安健康发展。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全面加强对文化知识产权的管理与保护工作。加强广播电视的有序播出监管,确保安全文明播出。

(八)智慧农村振兴计划

把数字技术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导力量,发挥乡村资源优势,不断推进智慧农村建设。

1.积极推动智慧农业生产

一是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试点。立足我县蔬菜、茶叶、四季柚、畜牧养殖等主导农业优势,引导龙头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建立农业生产服务大脑,推广智能检测、精益管理和精准控制等现代农业手段,及时记录和分析生产各项数据,探索农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产能的路径。二是强化智慧农业技术与装备开发应用。鼓励推广农业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以及建设基于卫星遥感、航空无人机、田间观光一体的农业遥感应用体系建设,提升我县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三是利用区块链技术,加强农产品溯源管理,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建立和优化我县农产品品牌。

2.积极推动智慧农村服务

一是通过点线面结合,在形成产区以及山地水果,平地粮油,滩涂水产养殖等空间上的立体产业布局,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支持O2O(线上与线下互动)等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形成县内县外,线上线下的立体营销网络。二是通过大数据技术,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产品分布、物流服务、平台展示等实时信息服务,以全面支撑农产品市场化。三是结合淘宝村建设,进一步发挥“苍农一品”线上线下的服务能力,力争到2022年,全县建立50个农产品展示展销体验中心。

3.积极完善智慧农村管理

一是在乡村开展 “最多跑一次”试点,应用数字技术提升乡村综合服务能力,鼓励新农人参与村级事务和村民自治。二是结合农村“精准脱贫”的要求,利用依托空间地理信息技术,全面梳理我县旅游资源、“一村一品”农产品资源,民宿资源等,通过发展休闲旅游、农村电子商务和特色农业商贸等新型经济业态。三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农村综合治理和农村事务管理,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大数据管理平台。

(九)数字政府优化计划

通过数字化技术,全面提升政府对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开拓政府社会管理新路径。

1.推进数字化政府建设

一是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研究制定与网上办事相适应的业务流程和工作规范,实现网上咨询、申报、受理、审批、公示、查询、评价的“一网通办”。二是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库、电子证照库,强化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文件等应用,探索构建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提供无差异、均等化的政务服务,至2022年底,95%以上的业务系统接入“一窗受理”平台、90%以上的民生事项实现“一证办理”。三是各部门业务办理系统与政务服务“统一受理”平台的共享互通,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域、跨层级的数据共享和高效协同。

2.强化社会综合治理数字化服务

一是建设基层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对乡镇的治安事件,按照网格要求,及时进行汇总、归口、派单,提升治理效率。二是大力推动“雪亮工程”建设,对重点公共区域实现视频监控和联网全覆盖。三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形成全县统一的社会综合治理应急指挥体系。四是完善网信基础信息数据平台,统筹协调网络内容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互联网信息内容协调工作机制。

3.推进智慧城市信息惠民服务

一是加快推进智慧政务集约化建设。完善电子政务网络,推进政务网络主干带宽扩容和网络覆盖提升,增强电子政务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强化智能运维管理和监控,不断提升电子政务协同支撑能力。力争2022年底前核心主干带宽提升至10Gbps。全面推广无纸化办公,完善移动办公系统,提高信息流转效率和政府工作效能。二是推进重点领域民生信息化项目建设。抓好《温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全面实施,建成居民健康信息服务、医疗转诊协调、教育信息服务、交通信息服务、养老信息服务等一批信息化集成系统,为社会民生提供便捷化服务。三是推进公共管理信息化项目建设。着重抓好食品安全网格化管理、不动产登记管理、环保信息化监管等一批项目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管理。

(十)数字基础设施提升计划

聚焦光网城市、无线城市、5G网络等工作重点,全面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宽带苍南”“数据苍南”。

1.开展光网城市建设

努力打造宽带、泛在、安全的新一代互联网基础网络。一是加快城市互联网出口扩容,力争到2022年我县城域出口带宽达到3T。全面加强铁塔“一张网”建设,力争五年内新改建通信铁塔达到1500个以上,建成“辐射全县、高度集约”的铁塔资源网。二是开展对农村、山区和海岛等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宽带网络的“除盲补点”,提升农村光纤网络覆盖率。力争到2022年,农村宽带用户实现100Mbps以上接入能力。三是鼓励开展IPv6部署和应用试点,建设基于IPv6的互联网服务体系,引导政府门户网站、商业网站、新闻媒体和重点企业等进行IPv6改造升级。

2.开展无线城市建设

一是继续以全省WiFi联盟为载体,对照县级以上公共场所全覆盖的目标,加快推进公共场所免费无线网络(WiFi)的扫盲补漏和质量优化,进一步健全无线网络服务体系,力争2022年规模总量达到2500个。二是实施5G网络全面覆盖工程,促进5G移动通信网络在全县实现覆盖范围和质量的双提升。三是加快发展物联网技术应用,推进重点地下管线、建筑设施、景观景点、环卫、交通、大气质量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广泛部署物联网传感终端,形成物联网网络。

3.打造云节点城市

一是加快推进“天翼云”“移动云”“沃云”建设,积极申请电信IDC产业园。二是依托核电站建设,开始筹划建设苍南绿能小镇云计算中心,形成苍南未来云储存能力。三是强化与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的对接工作,推进苍南公共云平台建设,提升我县云服务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组织领导

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宣传部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数字经济相关的县直属单位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苍南县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数字经济发展中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工作,研究解决重大项目推进和重大机制出台等系列问题。领导小组在县经信局设办公室,负责数字经济发展的日常事务。下设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推进小组、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推进小组、贸易数字化发展推进小组、金融数字化发展推进小组、农业数字化发展推进小组、政府数字化发展推进小组等六大专项组,分别由县经信局、县发改局、县商务局、县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县农业农村局、县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等单位牵头负责,全面推进。县委办要研究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将数字经济列为各单位各乡镇考核的重要内容。县统计局要在全省数字经济统计监测体系内,形成科学统计体系,及时反映各地数字经济进展。县委宣传部和县经信局要一起深挖我县数字经济的典型案例,通过现场会和宣传报告等形式,宣传我县数字经济发展先进做法。

(二)重视招商引资

要切实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前沿领域,依照我县数字经济产业空布局和产业基础,招引一批新兴产业项目。通过创新招商引资的机制和方式,形成政府、中介组织和本地企业共同招商引资的新机制,努力抓住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大招商力度,变过去的单个项目招商为集聚区招商,变过去的在家门口招商为“走出去”招商,重点引进产业带动性强的功能性项目、国内外知名的拥有先进技术的优势企业、行业领军人物。

(三)实行用地倾斜

对经省、市、县三级认定的数字经济重点建设项目,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安排用地计划,并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在土地出让方式、土地出让价格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高度重视盘活城镇存量土地资源,充分利用闲置旧厂房进行改造设计,进行土地二次开发,鼓励在城镇内部的工业用地在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性改造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城镇和产业集聚区产业结构发展水平。

(四)优化财税政策

要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对数字经济的扶持力度,通过建立数字经济发展引导资金,鼓励更多的资源向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倾斜。鼓励财政专项资金要加强对数字经济重点企业和项目的资金扶持。商业银行也应更加关注集聚区及其建设项目,给予融资便利和支持。要在国家税法规定的框架内,用足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国家尚处于探索阶段的税收政策,可优先安排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试点。

(五)保障网络安全

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可信安全服务平台,加快建立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平台、网络舆情导控平台、应急指挥响应可视化平台、网络可信身份管理平台、网络溯源取证管理平台、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监测与评估平台等,全面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开展重要信息系统和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试点,在系统安全、支付安全、数据安全、风险预警、现场运维管理、容灾备份等方面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和推广价值的行业性网络安全保障解决方案。


附件:1.数字经济重点培育企业.docx

2.数字经济重点项目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