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苍南县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情怀,坚定不移采取底线措施整治安全生产重点领域,全县生产安全各类事故明显减少,老百姓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全县2017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0.2%和24.4%,危化、烟花爆竹、矿山三大领域零事故、零伤亡。2018年1-8月份,全县发生生产安全亡人事故12起,死亡12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6.8%和40%。
亮点一
连续四年打出底线防控组合拳
从2015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坚定决心,举全县之力,全面向“低小散”产业和合用场所、出租房、交通、渔业船舶等18大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乱象“开战”。四年来分别推出了安全隐患“清剿年”、基础“巩固年”、基础“提升年”、主体责任“落实年”等载体,开展全年性的、多行业领域的综合整治行动。每年的综合整治行动坚持最高规格部署,都是由县委书记或县长担任组长,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亮点二
成立机构实体化办公高强度督查
为确保整治活动的扎实推进,苍南县每年都成立专门的督办工作机构,抽调公安、消防、安监、海洋与渔业、县交通运输、风景旅游、市场监管、住建等相关部门10多名业务骨干,在县安监局实行实体化办公,对全县隐患整治工作情况实行高强度的督查、暗访、考核、问责。四年来,各级领导和整治办共进行督查、暗访,乡镇与乡镇对口检查1256批次,出动人员15107人次,共对75名干部进行了党政纪或组织处理,切实做到层层落实安全措施,级级压实安全责任。
亮点三
出台长效机制推进安全隐患整治
每年的整治行动都制定一个“实施方案”、并逐步形成了一套可长期实行的整治措施和追责办法。四年来,全县各乡镇共排查通天房344456间,其中居住出租房应整改108023间,整治率100%;合用场所应整改216394间,整治率100%。在12大领域排查整治过程中,全县共立案2045起,行政处罚3500万元,临时查封生产经营单位2377家,停水停电17988家,检查各类单位(场所)333082家,排查安全隐患105231条,已整改104987条,涉及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行政拘留1248人,对11名企业主和房东、承租户追究了刑事责任。全县共排查电力用户数133211(户),已安装“漏保”115421只,投入社会资金整改安全隐患3200多万元。
亮点四
人大票决安全工作开创全国先河
2017年年初,县安监局推出“创建100个安全文化示范村居、设立安全生产培训考试中心、推广安装5000套智慧式用电”三项创新工作,通过苍南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票决,成为2017年苍南县十大惠民生工程之一。2018年,又将农村木结构老旧房电气线路改造3000户、推广安装“智慧式用电”系统2000套、安全生产免费培训3000人三项工作列入2018年苍南县民生实事项目,并经苍南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票决通过。
亮点五
引入科技安防智慧监管重点领域
2018年,苍南县安监局建成全县统一的“智慧式用电”监测系统和“智慧安监”监管平台,将危化企业在线监管纳入其中,率全市之先在全县16家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矿山和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安装安全生产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目前已推广安装“智慧用电”系统6073套,“智慧安监”系统已向接入平台的1258家企业发送50多万条安全隐患和温馨提示短信,帮助整改安全隐患273处。县安监局还开展涉尘涉氨在线监管,按照“红、黄、绿”三色管理和集中整治,全县原有涉尘企业194家,其中红色135家已全部关闭。
亮点六
多方联动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县安监部门创新应急管理制度和发动社会力量办应急救援组织。专门设立“应急救援中心”配备专职人员,配置基础救援设施和防护用品,实行24小时应急值班管理。引导社会力量组建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18支队伍总人数达2000多人,每支都相应配置了救援基础设施和防护用品。2017年,县安监局共计接收、参与处置社会上各类应急联动事件18起,出动人员58人次,车辆18台次,接收举报件、信访件、政务平台转办件共计71起,查处率100%;全县社会各应急救援队伍共计出勤385次,出动总人数3846人次,车辆591车次,冲锋舟、航拍设备等计40余套,成为本地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发挥重大作用。
亮点七
安全文化扎根农村填补国内空白
2017年,苍南在全县范围内创建“100个安全文化示范村”,包涵旅游景点村、典型农业村、城镇中心村等不同的村情类型,从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宣传教育、安全检查、设施配备、事故防控等6大方面加强农村安全文化建设,真正将安全文化融入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2018年我县还实施了安全文化进农村提升和推广工程,根据各村特点提炼安全文化理念,积极打造“一村一品”,使安全文化在全县开花结果。作为全国第一个将安全文化扎根农村的县域,有效填补了国家安全文化建设只到县级层面、国家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非长效性的空白。这项工作成为全国首创和“苍南样板”,被评为省级安全生产宣教“优秀单位”,先后吸引了省内多个县市区安监部门前来参观学习。
亮点八
创新教育培训模式提升安全意识
2018年,县财政投入76万元专项经费,对全县3000名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持证人员实行免费教育培训。截至目前,我县已完成免费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1114人,安全管理员1204人,共计2318人次。县安监局还与苍南电大达成“政校合作”设立教育基地,率先在全市采用移动式电脑考核,打破了原来固定式电脑机考房培训考核模式。此外,还在苍南安监微信平台开发了网上微课堂、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网上报名、安全生产培训合格证书到期自动提醒等三项功能并投入使用,利用新媒体拓展学习渠道,培训企业一线从业人员5万多名。
亮点九
加强执法提升安全隐患治理水平
2017年,县安监部门推出“打非治违”攻坚战,推动安全法律法规和各项措施的落实,促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形成。全县全年监督检查企业688家,排查事故隐患18350处,立案234起、罚款414.5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8.13%、839.10%、95%、71.78%,案件数在温州全市名列第二、案件增幅数在温州全市名列第一。进一步强化职安防治,摸清采掘施工企业在外项目部底数,做到入岗和离岗都要经过体检,健全企业员工职业健康档案。建立非煤矿山采掘施工企业微信群,落实职业健康24小时上报制度,发现疑似职业病员工,要在24小时内向县安监局汇报相关情况,并在48小时内提交相关书面材料。
亮点十
刚性管理重拳整治厂房出租乱象
针对当前厂房出租(厂中厂)情况较多、较乱问题,我县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确定由安监部门牵头开展整治。制定《苍南县出租厂房十条刚性管理办法(试行)》(苍安委〔2018〕1号),迅速研究成立厂房出租排查工作领导小组,每周抽调精干力量赴各乡镇督查出租厂房整治进展情况。设计《苍南县企业厂房出租排查登记表》、《苍南县厂房出租十条刚性登记排查整治情况统计表》,下发到各乡镇(平台)安监机构,实行“每周一上报”、“每周一通报”。通过广泛开展宣传,组织厂房出租排查工作推进会,把政策传达到、把力度传达到。截至10月底,全县共排查到出租企业858家,承租企业2197家,整治企业958家,立案8个,关闭取缔13家,取得了出租厂房规范管理的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