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9001/2013-49818
组配分类 县政府和县府办文件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13-07-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文字号 无文号

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 发布日期:2013-07-01
  • 浏览次数:
  • 来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

 

苍政办〔2013178

 

 

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201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招生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直属单位:

现将《苍南县201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7月1

 

 

苍南县201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招生工作实施办法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浙江省义务教育条例》、《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审计署关于印发〈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的通知》(教基一〔20121号)和《浙江省教育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纠风办  浙江省财政厅  浙江省物价局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择校乱收费的通知》(浙教计〔2011196号)文件精神,现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战略重点,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坚持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体现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努力为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办学,加强管理,规范操作,推进招生制度改革,确保招生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阳光招生”,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程序、招生方式、录取结果等信息全面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坚持“就近、免试、免费”的原则。公办学校实行分期、分批招生办法,保障辖区内每个适龄儿童(少年)具有一个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学位。

三、招生对象

小学招生对象为2007831(含831)前出生的各类适龄儿童;初中招生对象为2013年小学应届毕业生。

公办中小学的招生对象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苍南县常住户籍适龄儿童(少年)。

(二)驻扎在苍南县范围内部队的现役军人子女。

(三)华侨、华人、台胞子女。

(四)县委、县政府引进的高级人才子女。

(五)政府统一组织并在移民安置点集中安置的下山移民子女。

(六)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在苍南务工或经商的新居民子女:

1.在户籍所在地无监护条件(需流出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夫妻双方同时进城务工或法定监护人进城务工、在户籍所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

2.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苍南县取得《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并至报名时已在我县实际居住一年及以上的;

3.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我县依法缴纳一年及以上社会保险或与我县用人单位签订由劳动部门认可的劳动合同(或在本县取得工商执照)一年及以上;

4.在居住地有相对稳定的住所(自有住所或办理正式租住手续一年及以上)。

(七)其他确因特殊原因要求在苍南县就读的适龄儿童(少年)。

本县户籍中重度智障残疾儿(少年)到县培智学校报名就读,中重度聋障残疾儿童(少年)到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报名就读,盲障残疾儿童(少年)到浙江盲人学校报名就读,轻度残疾学龄儿童(少年)到户籍所在施教区学校随班就读。

四、照顾规定

凡是符合以下规定的,就近照顾到公办学校就学(不含县第一实验小学、县少年艺术学校、县体育运动学校)。

()国家和省政府规定的烈军属等人员子女。

()下列对象的子女可享受照顾安排:

1.见义勇为者;

2.省绿叶奖、市尊师重教先进个人、县级及以上劳动模范;

3.援藏援疆援川援青及援外干部;

4.县级及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优秀青年专业人才,县政府学科带头人、专业骨干;

5.市第三层次(市学科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县第二层次(县教坛新秀、中坚、宿将)及以上的教育系统优秀人才(县政府以前文件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中各类优秀教师照顾对象与本文件不一致的,以本文件为准);

6.根据《苍南县新居民服务管理局  苍南县教育局关于做好参加积分制管理新居民子女入读辖区示范公办学校工作的通知》(苍新居民〔201318号)精神,经评选,符合“积分入学”条件的新居民。

7.县级及以上党委、政府文件明确规定的其他需要照顾对象。

五、招生计划

一年级班额控制在42人以内,七年级班额控制在40人以内。新居民子女集中的学校可适当放宽。具体招生计划见附件1

六、招生办法

(一)2013年,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实行分期、分批招生办法,按时间先后安排学校错时招生。各校具体招生时间见附件2

1.招生批次

第一批:适龄儿童(少年)户籍在施教区范围内且其父母在施教区范围内有房产证的,驻扎在苍南县范围内部队的现役军人子女,华侨、华人、台胞子女,县委、县政府引进的高级人才子女,政府统一组织并在移民安置点集中安置的下山移民子女,享受照顾安排对象子女。

第二批:适龄儿童(少年)户籍在施教区范围内,但其父母在施教区范围内无房产证的。

第三批:本县适龄儿童(少年)户籍在施教区范围外,但其父母在施教区范围内有房产证;本县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父母在施教区范围内,因历史原因无法办理或未办理房产证,但能提供证明房屋所有权归属的房屋所有权交易公证书或建房批文等法定证件,或能提供当年电费原始发票,经供电部门核查当年缴纳电费满一年(20128月至20137月)及以上,并由学校实地调查确属其自有房产并居住一年及以上的

第四批:父母在施教区范围内行政、事业、法人企业及其分设机构(分设机构须在施教区范围内,下同)工作一年及以上并同步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本县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毕业学校校址在初中施教区范围内,申请就读此初中的本县户籍应届小学毕业生(转入毕业学校时间为2012630之前);父母能提供材料证明在申请就读学校施教区范围内从事工农商服务业的本县户籍适龄儿童(少年)。

2.招生程序

1)公办学校先招收第一批次适龄儿童(少年)。若报名适龄儿童(少年)数少于该学校剩余学额时,学校应如数录取;若报名适龄儿童(少年)数超过剩余学额,学校可按照适龄儿童(少年)户籍获得的时间顺序实施招生,额满为止。

2)招收第一批次学生后有剩余学额,可启动程序招收第二批次学生。若报名适龄儿童(少年)数少于该学校剩余学额时,学校应如数录取;若报名适龄儿童(少年)数超过剩余学额,学校可按照适龄儿童(少年)户籍获得的时间顺序实施招生,额满为止。

3)学校招收第二批次学生后,尚有剩余学额的,可启动程序招收第三批次学生。学校可先按住建部门房产确权时间顺序录取父母有房产证的学生;再按购房正式发票时间顺序录取父母无房产证但有购房正式发票的学生;最后录取父母在施教区范围内,因历史原因无法办理或未办理房产证,但能提供证明房屋所有权归属的房屋所有权交易公证书或建房批文等法定证件,提供当年电费原始发票,经供电部门核查当年缴纳电费满一年(20128月至20137月)及以上,并由学校实地调查确属其自有房产并居住一年及以上的学生直到额满为止。

4)学校招收第三批次学生后,尚有剩余学额的,可启动程序招收第四批次学生。各中小学先录取父母在本校施教区范围内行政、事业、法人企业及其分设机构(分设机构须在施教区范围内,下同)工作一年以上并同步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学生;初中学校再录取本校施教区范围内小学的应届毕业生(灵溪一、二、三中各自先录取户籍在灵溪一至五中施教区范围内的应届毕业生,龙港一、二、三中各自先录取户籍在龙港一至五中施教区范围内的应届毕业生;再录取户籍在本镇的应届毕业生;最后录取户籍在本县的应届毕业生。其它学校各自先录取户籍在本镇的应届毕业生,再录取户籍在本县的应届毕业生);最后,各中小学录取其他能提供材料证明父母在申请就读学校所在施教区范围内从事工农商服务业的学生,直到额满为止。

适龄儿童(少年)在同一期学校中只能申请一所学校报名就读,不得多校申请。如有多校申请,一经查实,取消录取资格。

(二)民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县教育局统筹指导下,按核准的招生计划和时间,实行依法自主招生。民办学校招收的新生应填写《苍南县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新生录取名册》,在招生结束后一周内报县教育局中小教科备案。

(三)县少年艺术学校、县体育运学校可根据学校办学特色,面向全县招生,招生对象为本县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具体招生办法由学校制定,报县教育局审核。

七、报名办法

(一)苍南县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持户口簿、父母身份证、房产证、儿童预防接种证(小学)、学生基本信息表(用于初中报名,浙江省小学毕业生由毕业学校从电子学籍系统打印并盖校章,省外毕业生用2013年小学毕业生素质报告单代替,下同)等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到所在施教区学校报名。各初中不得招收没有学籍的学生入学。未在规定时间到施教区学校报名而未被录取的,持以上证件到当地学区报名,由学区统筹安排到有余额的学校入学(县教育局直属学校招收对象,由县教育局中、小教科负责统筹到相应中小学,下同)

(二)驻扎在苍南县范围内部队的现役军人子女,持父母身份证明、儿童预防接种证或学生基本信息表等证件原件和复印件,于789到县教育局中、小教科报名,由县教育局就近安排入学。

(三)华侨、华人、台胞子女,持苍南县侨办或县台办证明、现监护人户口簿和房产证、儿童(少年)本人的身份证明、儿童预防接种证或学生基本信息表等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到现监护人户籍所在施教区或房屋产权所在施教区学校报名。监护人户籍不在本县或在当地无房产的,于789日到县教育局中、小教科报名,由县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四)县委、县政府引进的高级人才子女,持县人才、人事部门证明、父母单位证明、相关高级人才证明、居住证明、儿童预防接种证或学生基本信息表等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到父母居住地或单位所在地施教区学校报名(县第一实验小学、县少年艺术学校、县体育运动学校除外)

(五)政府统一组织并在移民安置点集中安置的下山移民子女,持父母或祖父母移民证或移民审批的相关材料、儿童预防接种证或学生基本信息表等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到移民安置点施教区学校报名。

(六)享受照顾安排对象子女,由父母提出书面申请,并经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后,持相应证明材料、本人身份证、儿童预防接种证或学生基本信息表等证件原件和复印件,于789日到县教育局中、小教科报。县教育局根据政策规定及相关学校招生计划,就近安排到公办学校就学(县第一实验小学、县少年艺术学校、县体育运动学校除外)。

(七)需在施教区外申请就读的本县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持户口簿、相关有效证明材料、儿童预防接种证或学生基本信息表等证件原件和复印件,按相应的批次到相应的学校报名。

(八)符合条件的新居民子女,由监护人凭原籍户口簿、流出地乡镇政府出具的夫妻双方同时进城务工或法定监护人进城务工证明、我县发放的《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房产权证(或房屋租赁协议)、与我县用人单位签订的经劳动部门认可的劳动合同及社会保险证明(或在本县经商取得的工商执照)、儿童(少年)预防接种证或学生基本信息表等材料原件和复印件,于72728日就近到接纳符合条件新居民子女就学的公办学校报名。其中,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优先给予安排就学。苍南县接纳符合条件新居民子女就学的公办学校名单见附件3

其他非苍南县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原则上回户籍所在地就读。若确需在苍南县就读的,凭相关证明材料于72728先到相关新居民子女学校申请入学,若确实无法安排的,于82628到居住地学区登记,由学区统筹安排到尚有余额的新居民子女学校。我县接纳符合条件新居民子女就学的公办学校在确保施教区适龄儿童、少年(含符合条件的新居民子女)全部入学的前提下,根据招生计划和剩余学额实际,可招收其他非苍南县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就学,额满为止。

八、几种特殊情况的处理

(一)房屋产权人为适龄儿童(少年)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且适龄儿童(少年)及其父母户籍与上述房屋产权人在一起,该房产证可作为入学依据。

(二)房产证在抵押的,可将房产证复印件由抵押单位经办人和负责人分别签字、抵押单位盖章后(复印件上写上经办人联系电话),连同抵押贷款协议书以及贷款凭证原件,代替房产证报名;房产证未办理或正在办理的,凭房开公司的购房合同、发票及房管局收件收据为依据。民间契约、协议、非住宅产权证不能作为入学报名依据。

(三)因历史原因未办理或无法办理房产证的,应向学校提交自有住所的说明报告及能证明房屋所有权归属的房屋所有权交易公证书或建房批文等法定证件;或提供当年电费原始发票,经供电部门核查当年缴纳电费满一年(20128月至20137月)及以上,由学校实地调查确属其自有房产并居住一年及以上

(四)因拆迁而变动居住地的适龄儿童(少年),以拆迁安置协议书为凭证,到原施教区学校或安置地施教区学校报名。

(五)领养、多胎以及父母离异等原因而户口未落实的我县适龄儿童(少年),凭县民政、计生、法院等部门的有效证明及儿童预防接种证或学生基本信息表等证件原件和复印件,到现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施教区学校报名。

(六)因特殊原因未被录取的第一、二批适龄儿童(少年)由学区统筹安排到指定公办学校就学(县教育局直属学校招收对象,由县教育局中、小教科负责统筹到相应中小学)

九、相关工作及步骤

(一)各学区要组织各小学对毕业生电子学籍信息进行全面清理核对,确保学生基本信息准确无误,县教育局将于630锁定全县六年级学生基本信息。

(二)各小学要在小学毕业生学力检测后,为每一位毕业生通过电子学籍系统打印学生基本信息表,编写毕业学力检测报名序号并盖学校公章后发给学生,用于初中入学报名。

(三)每批次录取工作结束后,各招生学校要及时将录取名单按录取期次、批次、招生对象条件顺序报学区审核,县教育局备案,同时组织好新生注册工作。已报到的学生由县教育局统一组织建立或迁移电子学籍。对于未报到的学生,要了解原因,做好登记,尽力确保本施教区的适龄儿童(少年)和具备政策条件的新居民子女全部入学。

十、招生纪律

(一)县政府成立苍南县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由教育、财政、发改、监察、公安、住建、人力社保、民政、供电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二)招生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家长及社会十分关注。各有关单位要深刻领会招生文件精神,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招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及时向招生领导小组报告,不能自作主张随意解释。

(三)各学区、学校要细化有关招生政策,制定具体招生实施细则;同时向社会公布,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各招生学校要严格按照本实施办法精神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招生工作小组,切实认真做好新生报名、录取相关工作。所有学校新生入学一律实行常态编班;所有学校不得以举办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等名义招生;所有学校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考试(面谈)录取新生,不得以学生的成绩或获奖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或依据;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除农村山区学校)不再招收寄宿生和寄午生。

(四)各中小学不得招收擅自留级学生及未足龄儿童。已达到规定班额的学校,不得接收户籍在外施教区的学生入学。要严格按计划招生,不得随意增扩班级、学额;不得将学生学籍挂靠在其他学校或让其他学校学生挂靠,否则不予建立学籍。若确需对招生计划进行调整的,须事先向县教育局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五)教育部门要严格按照招生条件和招生程序及时安排组织招生,严格把好年龄、范围和条件关。坚决制止和纠正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与入学挂钩的任何收费;适龄儿童(少年)法定监护人要为所提供的材料真实性负责,严禁擅自修改或伪造户籍、产权、婚育等证明;公安、住建、民政、人力社保、供电等有关部门要严格把好各类入学依据证明关,严禁提供虚假证明。对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或审核把关不严等违反招生文件精神的行为,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要坚决杜绝各种不正之风,以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招生工作信息全面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纪检监察部门要对招生工作实行全程监督。

十一、招生咨询(监督)电话

(一)咨询电话:

灵溪学区:59882588    龙港学区:64202152

宜山学区:64384807    钱库学区:59929607

金乡学区:64580296    桥墩学区:64612950

矾山学区:68338567    马站学区:64664679

县教育局:68752600  64762283

(二)监督电话:

县纪委(监察局):68881200

县教育局:64751553

本办法由苍南县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7月2

 

抄送: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办公室,县法院、检

察院,各人民团体。

  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3年7月2印发

附件1

苍南县2013年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计划表

 

招生班级计划数

 

招生班级计划数

县第一实验小学

8

江南实验学校(小学部)

8

县第一实验小学渎浦校区

6

南宋文武学校(小学部)

2

县第三实验小学

6

飞林文武学校(小学部)

1

灵溪镇第一小学

8

县民族中学(少数民族班)

3

灵溪镇第二小学

8

灵溪一中

14

灵溪镇第三小学

6

灵溪一中水头校区

4

灵溪镇第四小学

6

灵溪一中渎浦校区

8

灵溪镇第五小学

3

灵溪镇第二中学

10

灵溪镇第六小学

3

灵溪镇第三中学

12

县少年艺术学校

3

龙港实验中学

6

龙港镇第一小学

8

龙港镇第一中学

10

龙港镇第二小学

8

龙港镇第二中学

12

龙港镇第三小学

7

龙港镇第三中学

10

龙港镇第四小学

8

龙港镇第四中学

8

龙港镇第五小学

8

龙港镇第五中学

8

龙港镇第六小学

6

宜山镇第一中学

16

龙港镇第七小学

6

钱库镇第一中学

12

龙港镇第八小学

5

钱库镇第二中学

8

龙港镇第九小学

6

金乡镇第二中学

10

宜山小学

6

金乡镇第三中学

10

县第二实验小学

6

桥墩镇第一中学

8

钱库小学

9

矾山镇第一中学

7

钱库镇第二小学

7

马站镇第一中学

6

金乡小学

4

新星学校(初中部)

12

金乡镇第二小学

6

潜龙学校(初中部)

7

桥墩小学

8

青华学校

2

矾山镇第一小学

4

育才中学

4

矾山镇第二小学

4

温州实验中学龙港校区

6

马站小学

7

南宋文武学校(初中部)

2

新星学校(小学部)

7

飞林文武学校(初中部)

2

潜龙学校(小学部)

4

县体育运动学校

小学、初中各招新生1个班

说明:其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计划由学区下达。

 

 

附件2

2013年苍南县小学分期分批招生工作安排表

 

 

 

招生录取批次

报名时间

录取时间

备注

第一期

县第一实验小学、县第一实验小学渎浦校区、县第三实验小学、灵溪镇第一小学、灵溪镇第二小学、灵溪镇第三小学、灵溪镇第四小学、灵溪镇第五小学、灵溪镇第六小学、龙港镇第一小学、龙港镇第二小学、龙港镇第三小学、龙港镇第四小学、龙港镇第五小学、宜山小学、县第二实验小学、宜山镇第三小学、钱库小学、钱库镇第二小学、金乡小学、金乡镇第二小学、桥墩小学、矾山镇第一小学、矾山镇第二小学、马站小学

第一批和第二批

 

78-9

 

711

 

第一批和第二批分窗口同时报名,按规定分批次录取。

第三批

711

713

 

第四批

713-14

716

 

第二期

龙港六小、龙港七小、龙港八小、龙港九小、龙港十小、湖前小学、巴曹一小、钱库镇三小、新安一小、新安二小、望里一小、望里二小、金乡三小、金乡四小

第一、二、

三批

717-18

 

721

 

第一、二、三批分窗口同时报名,按规定分批次录取。

第四批

722

723

 

第三期

其他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

第一、二、三批

724-7月25

726

 

 

第四批

726

727

 

 

接纳新居民子女就学公办小学

新居民子女报名

727-28

 7月30

 

各学区(接纳尚未入学的新居民子女报名,统筹到尚有余额的新居民子女学校)

 

826-28

830

829学区将统筹方案上报县教育局,830开始统筹

 

 

 

2013年苍南县初中分期分批招生工作安排表

 

 

招生录取批次

报名时间

录取时间

备注

第一期

灵溪一中、灵溪镇第二中学、灵溪镇第三中学、灵溪镇第四中学、民族中学、灵溪一中渎浦校区、龙港实验中学、龙港镇第一中学、龙港镇第二中学、龙港镇第三中学、龙港镇第四中学、龙港镇第五中学、宜山镇第一中学、钱库镇第一中学、钱库镇第二中学、金乡镇第二中学、金乡镇第三中学、桥墩镇第一中学、矾山镇第一中学、马站镇第一中学

第一批和第二批

78-9

711

第一批和第二批分窗口同时报名,按规定分批次录取。

第三批

711

713

 

第四批

713-14

716

 

第二期

其他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初中

第一批和第二批

717-18

720

第一批和第二批分窗口同时报名,按规定分批次录取。

第三批

721

724

 

第四批

725

726

 

 

接纳新居民子女就学公办小初中

新居民子女报名

727-28

 7月30

 

各学区(接纳尚未入学的新居民子女报名,统筹到尚有余额的新居民子女学校)

 

826-28日(其他新居民子女报名)

830

829学区将统筹方案上报县教育局,830开始统筹。

 

 

附件3

苍南县接纳符合条件新居民子女

就学的公办学校名单

 

灵溪镇第一小学、灵溪镇渡龙小学、灵溪镇城西小学、灵溪镇沪山小学、灵溪镇山南小学、灵溪镇灵江小学、灵溪镇观美小学、县民族中学、灵溪一中水头校区、灵溪镇第四中学、灵溪镇第六中学、灵溪镇第八中学、灵溪镇第九中学、灵溪镇第十一中学、灵溪镇凤池学校、藻溪镇小学、藻溪镇初级中学、龙港镇第十小学、龙港镇第十一小学、龙港第十三小学、龙港镇湖前小学、龙港镇凤江小学、龙港镇白沙小学、龙港镇海城小学、龙港镇平等小学、龙港镇江山小学、龙港镇芦浦小学、龙港镇巴曹第二小学、龙港镇云岩学校、龙港镇第五中学、龙港镇第六中学、龙港镇第七中学、龙港镇第九中学、龙港镇第十中学、龙港镇第十一中学、龙港镇第十二中学、龙港镇第十三中学、龙港镇第十四中学、宜山镇第二小学、宜山镇第三小学、钱库镇第四小学、钱库镇望里一小、钱库镇望里二小、钱库镇望里北岙小学、钱库镇新安一小、钱库镇新安二小、钱库镇第三中学、钱库镇第四中学、钱库镇括山学校、钱库镇仙居学校、金乡镇第三小学、金乡镇第四小学、金乡镇第二中学、金乡镇第三中学、桥墩黄檀学校、马站魁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