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9001/2009-33794
组配分类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机构 县政府办公室
生成日期 2009-03-1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09年苍南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日期:2009-03-10
  • 浏览次数:
  • 来源:苍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字体:[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9年3月10日在苍南县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  黄寿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08年, 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自身转型发展带来的严峻考验,全县人民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咬住目标抓落实,凝心聚力促发展,全力以赴保稳定,全县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05.56亿元,同比增长11.6%;工业总产值474.7亿元,同比增长16.5%;财政总收入19.92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72亿元,同比增长17.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8574元,同比增长1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288元,同比增长10.3%;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2.69%;实现COD净削减724.83吨,同比下降3.83%;二氧化硫削减93.6吨,同比下降5.01%;人口自然增长率11.1‰。县八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基本实现,37项重点工作和实事项目得到较好完成。

(一)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大力实施“创新强工”战略,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5.88亿元,同比增长19.0%,增幅居全市第2位。加大项目攻坚力度,完成工业性投资27.20亿元,标准厂房开工31.74万平方米,竣工23.34万平方米,曙光正邦、博强铜业、金田集团BOPP等一批大项目引进或投产。出台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华正电动能源、神硅电子等一批企业通过“腾笼换鸟”、节地挖潜、以商招商,实现产业转型。深入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瑞田钢业产值首超15亿元,金田集团产值首超10亿元,金苹果家纺等6家企业首超亿元。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新增省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5家、浙江名牌产品3个,列入国家星火计划2项、国家新产品3项、国家火炬计划1项、省重大专项3项。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业总产值27.46亿元。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9.43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15.08万亩,全面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被省政府评为粮食生产先进县。苍南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一区五园”农业平台启动建设,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取得阶段性成效。大力实施“强龙兴农”工程,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52个,新培育县级农业龙头企业1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85家,在全市率先成立首家县级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联合会。加强农业品牌和标准化建设,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只,新增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1个。积极扶持服务业发展。商贸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8.24亿元,同比增长15%。温州礼品城、嘉恒家居广场等专业市场建设稳步推进,农村现代流通网建设全面实施,连锁超市、放心店实现乡镇全覆盖。旅游经济持续升温,成功举办浙江省首届森林旅游节等“2008苍南旅游文化年”系列节庆活动,全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57.6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59亿元, 同比增长19.6%。房地产发展势头不减,房地产开发投资17.48亿元,同比增长9.5%。

(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认真总结苍南改革开放30周年经验,成功举办首届苍南人联谊大会。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整合国有资产,搭建政府融资平台,严格落实国有企业绩效考核评价制度,为重点项目建设融资15.4亿元。工业用地招拍挂制度进一步完善,制定“九条”工业项目优先准入条件,注重选优引强,全年出让工业用地867亩。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到境外参与国际经贸合作,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68亿美元,同比增长35.8%。扎实推进招商选资工作,实现合同利用外资479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308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3.96亿元。产业发展空间有效拓展。沿海产业带规划建设稳步开展,临港产业新城总规和控规编制已着手编制,“台北小镇”(台商创业基地)、民营科技城、核电、港口码头等重大项目招商洽谈进展顺利。积极推进“两区”建设,苍南工业园区园区大道、经二路等道路相继建成,入园企业43家;临港产业基地启动区时代大道、道路网工程开工建设,12家入园企业填方工作全面展开。要素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开展“转而未供土地”专项清理和土地开发整理,办理供地项目2691亩,完成土地开发整理项目47个、8450亩。继续加大海涂围垦工程进度,江南海涂围垦项目完成投资3.3亿元,大渔湾围垦工程规划养殖用海和环评篇章通过国家海洋与渔业局审核。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56个项目获得授信贷款30亿元,引进银行分支机构3家,组建苍南联信小额贷款公司。截至去年底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03.47亿元,同比增长25.9%;各项贷款余额170.89亿元,同比增长24.4%。

(三)城乡建设强力推进,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县域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已经编制完成并上报审批,金乡、钱库、宜山等乡镇总体规划修编方案通过评审,县城新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完成,全县完成控规编制10平方公里。开展县城综合交通、环卫设施、龙港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编制,马站等乡镇的一批村庄建设规划正在逐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深入开展“重点工程百日攻坚”活动,重点工程完成年度投资21.4亿元,占年度计划122%,其中30个项目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积极推进城镇功能配套,灵溪旧城部分道路改造和县城新区道路网架建设步伐加快,龙港中心区建设前期工作全面启动;县垃圾发电厂投入试运行,县城污水处理厂建成集污管网4.93公里,重点城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基本完成;县城引水工程竣工通水,县城郊区供水并网工作着手启动,珊溪水利枢纽平苍引水工程开工建设。大力开展“重大交通建设项目攻坚决战”活动,温福铁路苍南段主线工程完成铺轨,78省道改建工程四条隧道全部贯通,104国道一期维修、二期改建工程全面完工,龙金大道、龙港大桥改造工程全线通车,苍南西客站正式启用。深入实施“两库两闸”防洪保安工程和标准渔港建设,桥墩水库和吴家园水库保安加固工程进展顺利,炎亭二级渔港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巴曹一级渔港正式开工。加快“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实施步伐,全年实现农村饮用水解困8万人。持续推进“电网建设攻坚”活动,220千伏龙港变、白沙变,110千伏凤江变、站前变等电力工程按期全部开工或投运,271个村、11个乡镇通过电气化村镇验收。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成省级生态乡镇2个、市县级生态村65个,宜山片河网整治取得成效,褪色、废塑料洗涤区域性污染整治取得一定成效,重点行业污染治理进一步深化。深入开展“两类百村”整治,完成省市级整治村84个、县级“脏乱差”整治村15个,建设市级“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2个。城镇管理得到强化。强力开展大拆违行动,拆除违法违章建筑7086间,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深化交通秩序、非法小广告、建筑垃圾、占道经营等专项治理,残疾车非法营运逐步规范,市容市貌进一步改善,省级卫生县城通过复评。

(四)协调发展再上台阶,和谐社会加快构建。继续深化县域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组织实施“20亿支农贷款工程”,全年投放小额贷款32.27亿元,安排财政预算内“三农”资金11.16亿元。启动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和“共同跨越六大行动”,新培育欠发达地区农业开发项目463个,辐射带动低收入农户11910户;新发展来料加工点30个,新增农民就业3518人;新建下山移民点15个、移民小区11个,实现2509户、9832人下山移民。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新增城镇就业8350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75人,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保障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92%和96.3%。积极推进农民公寓、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得到强化。全面启动教育“393”计划,全年教育经费投入6.48亿元,化解教育债务3823万,完成农村65所中小学、113个项目的食宿改造工程。全力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新增参合人数16万人,参合率达96%,改造乡镇卫生院危旧房15所。扎实推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建成乡镇文化中心10个、村文化室100个,新开通有线电视80个行政村、225个自然村、有线广播150个行政村。严格实行计生工作挂黄牌制度和“三色”预警机制,计划生育主要指标明显好转。统计基础建设扎实推进,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展开。深入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和“十小”行业质量安全等专项整治工作,省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示范县通过验收。以奥运安保为核心,全面加强社会稳定工作。大力实施民安工程,强化治安乱点整治,努力遏制“两抢一盗”等侵财性犯罪多发势头。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抓好出租房、违章棚屋、“三合一”场所和高层建筑安全隐患治理,安全生产的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大指标连续四年实现零增长。强化信访基层基础建设,切实化解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不稳定因素。老龄、慈善、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发展,民族、宗教、移民、外事、侨务、对台、人民武装、双拥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五)政府服务有效加强,自身建设得到提高。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为抓手,强化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竭力帮助基层和企业排忧解难,梳理解决了82个制约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清理和规范工作顺利完成,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初步建立。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阳光政务平台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加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理和规范力度,取消、暂停、降低县本级行政事业性收费112项。积极构建公共财政体系,全面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考核和超工期超概算专项检查,公务员津补贴发放工作得到规范。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政协通报制度,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沟通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深化惩防体系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年共调查违法违纪案件242件,审计查处各类违规金额661万元。

各位代表!发展令人振奋,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努力拼搏的结果。令我们无比感动的是,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们的干部、学生、企业家、工人、农民等各界人士,包括许多自身生活都很困难的群众,踊跃捐赠,无私奉献,尽心尽力帮助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令我们无比感动的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的企业不悲观,银行不惜贷,政银企共克时艰,共渡难关,形成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强大合力;令我们无比感动的是,面对巨大的发展压力,全县一大批干部放弃节假日和休息时间,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干,呕心沥血抓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平凡的业绩;很多离退休老同志、在外地工作的苍南籍人士,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极大的理解、帮助和支持,为我们招商选资、争取项目牵线搭桥、献计出力。这种精神、这种作风、这种氛围,是我们攻坚克难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开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苍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为苍南发展作出贡献的各界人士、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外部经济环境依然十分复杂严峻,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全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较大。二是产业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比较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任务艰巨。三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教育、卫生、就业、社保、住房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欠发达地区自主发展能力有待提高,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四是发展环境有待改善,建设项目征地拆迁政策处理难度较大,环境脏乱差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交通秩序和社会治安等方面问题比较突出,社会管理亟待进一步加强。五是政府工作还有不少缺点和不足,依法行政能力和行政效能有待提高,基层基础工作相对薄弱,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责任心、执行力不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地方和领域消极腐败现象还比较突出。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扎实、更加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我们应当看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见底,在一定时期内我县将面临世界范围的经济增长减缓和通货滞胀的双重压力,面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自身竞争优势弱化的双重压力,面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双重压力,形势异常复杂严峻,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复杂局面的充分准备,防止因估计不足和准备不够而陷入被动。同时,也不能过分高估困难而丧失信心、错失机会,我们也应看到,中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有力措施,为我们扩大投资、调整结构、改善民生、增强后劲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近年来崛起跨越战略的实施,特别是沿海产业带的规划建设,温福铁路、78省道即将建成开通,沈海高速、沿海快速通道即将兴建,我县的区位、交通、资源、产业优势日益显现,为我们招商选资,承接温州等都市产业转移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同时,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创业创新的氛围渐浓,为我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增添了最为宝贵的动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善于在纷繁复杂、发展变化的形势中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在困难突出、矛盾交织的环境下克难攻坚、创新突破,就一定能够全力打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场硬仗。

根据县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突出“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这一工作主线,努力扩大有效投入,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开创苍南科学发展新局面。

综合各种因素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全县生产总值226亿元,增长10%左右;财政总收入21.6亿元,增长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5亿元,增长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亿元,增长13%;外贸出口总额3.75亿美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60元,增长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870元,增长8%;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6.22%,化学需氧量削减2.48%,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3.23%。

根据上述目标要求,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调结构促转型,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充分利用宏观形势“倒逼”机制,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力拓发展空间。切实把沿海产业带建设作为我县调整经济结构、集聚优势产业的重要载体和最大的经济增长点来抓紧抓实,着力形成“一城、四基地”和若干重大项目有序推进的格局。编制完成临港产业新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抓紧编制黄金海岸线发展规划和霞关临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明确区域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开发策略。加大海涂围垦力度,完成江南海涂围垦工程投资2亿元,基本具备堤坝合拢条件;启动沿浦湾围垦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大渔湾围垦工程。继续做好大项目对接,启动“台北小镇”(台商创业基地)合作开发,开展吹填造地、“七通一平”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中国(龙港)民营科技城开发合作洽谈,确定开发方案和开发机制。大力推进“两区”建设,继续做好苍南工业园区增容扩区工作,推进临港产业基地启动区工业项目进场开工,进一步完善“两区”管理体制;突出抓好“两区”道路、电网、供水、通讯、治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房屋拆迁等政策处理工作机制,加快产业项目推进速度,尽快产生效益。全力支持、加快推进浙江苍南电厂的前期工作,力争一期工程(2台100万千瓦装机容量)开工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做好苍南核电厂的前期工作。

力抓产业提升。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以构建新型工业体系为发展方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科学配置资源,优化要素聚集,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能源、船舶制造等先进临港型工业,尽快形成临港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继续做好印刷、塑编、纺织、仪器仪表、食品加工、矿山井巷等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联盟和产业联盟,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力争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家,市级以上技术中心2家。继续抓好品牌培育质量提升工程建设,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只,省著名商标3只,市知名商标5只;省名牌产品2个,市名牌产品5个。加大工业性投资力度,全年计划实现工业性投资30亿元,开工建设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建成30万平方米。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行严格的环保、能耗准入制度,实施企业节能减排信用等级评价和绿色信贷工作,严格控制“两高一低”项目进入;强化再生纺织业的产值申报和用电管理工作,加大对重点用能企业、重点用能乡镇的节能监管、考核力度,依法关闭一批整治无效的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确保“十一五”规划期末节能减排工作全面达标。

力推三产发展。充分利用好国家、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有关政策,努力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探索利用产业集聚优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延伸产业链条,组建印刷创意设计服务平台。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实现制造环节和服务环节的专业化、精细化。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通信服务等产业。加快现代物流发展,完善物流结构,规划和建设港口物流。积极发展商贸流通业,注重现有市场整合提升,着手规划建设苍南汽车贸易园、苍南化工市场等新兴市场。以“拓市场、保增长”为目标,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优势农产品出口和服务贸易,扩大苍南对外贸易总量,积极扶持对台小额贸易。注重会展成效,办好中国印刷礼品展览会和中国台挂历展览会。紧紧抓住国家“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有利时机,大力拓展农村市场,进一步提高农村放心店、便利店的覆盖面和商品配送率。加快旅游业发展,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和市场化运作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旅游项目开发,大力推进“一带三点”旅游景区建设,打造旅游建设精品,促进景区档次提升。

(二)抓项目促投入,着力增强发展后劲

抓住国家扩大内需、信贷环境趋于宽松的有利时机,以增加有效投入为手段,切实加大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和项目引进力度,以投入拉内需、保增长。

加大项目投入力度。以争取中央新增投资为契机,按照省委、省政府“三个千亿” 工程建设总体要求,抓紧启动一批扩大内需见效快、拉动增长作用大、符合国家政策和苍南实际的重大项目,确保项目储备规模超千亿元。加大重点项目推进力度,安排重点建设实施项目45个,其中建成项目10个,续建项目22个,开工项目13个,总投资99.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1.5亿元。加大交通工程投入力度,确保温福铁路苍南段6月份试运行、10月底正式通车;78省道年底建成通车;加快建设温州沿海快速通道苍南段,开工建设灵海公路、灵麻公路,启动龙港客运中心站迁建工程,做好沈海高速公路苍南段改扩建、灵溪至龙沙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大力抓好水利港口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桥墩水库保安加固工程,继续推进吴家园水库保安加固工程和巴曹一级渔港建设,开工建设霞关一级渔港二期工程、石砰二级渔港工程,做好朱家站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和大渔三级渔港、中墩三级渔港前期工作。高度重视电力能源项目建设,加快220千伏白沙输变电工程和110千伏山海、芦浦、站前等输变电工程建设,推进霞关风电场、皇帝坪风电场项目实施。

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以扩大内需投资和促进产业转型为目标,坚持内外资并举、农工商并进,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的招商选资工作,确保全年实现实际吸收外资800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4.13亿元预期目标。结合沿海产业带建设,依托临港产业新城、浙南电力能源基地、船舶修造基地、台商创业基地、民营科技创新基地等平台,做好项目包装和大企业对接,引进一批战略投资项目。依托企业现有生产资源,推进“以商招商”、“以民引外”、“民外合璧”,引进新项目新技术,实现存量提升;依托现有产业平台,抓好产业转移承接,加快增量培育。建立在外苍南人回乡创业服务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在外苍南人回乡创业,突出抓好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人才回乡,推动苍南经济与苍南人经济互动发展。

加大项目保障力度。要努力打造亲商安商的氛围,进一步完善优质工业项目“九条”标准,完善土地价格形成机制和项目服务机制,促进优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加强对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的用地保障,深入开展土地遗留问题专项整治,加大“转而未供”土地清理力度,积极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做好重点项目资金平衡和融资对接,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整合和优化国有存量资产,做大做强融资平台;积极引导和扩大社会投资,支持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社会合力。加强政府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建设,规范交易行为,强化标后管理。大力开展建设环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阻挠、破坏工程建设的违法行为,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三)抓统筹促协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苍南实际,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改善农村环境,致力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推进农村改革创新。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提高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和组织化程度。深入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经营。着眼于全面盘活农村土地存量资源和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户宅基地置换试点。创新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全面深化责任农技推广体系。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深化农村“20亿支农贷款工程”,积极实施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低收入农户集中村资金互助社等试点工作,力争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点落户苍南,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民间资本投向农村。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运用好价格和补贴“两个杠杆”,强化科技进步和农田基本建设,加强粮食安全网络建设,努力提高粮食供给率。坚持以苍南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为龙头,深入实施特色农业强乡强镇战略,积极做好农业功能区的布局规划,制定农业功能区发展政策措施,切实提高农业功能区的综合能力和水平。继续深化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实施,充分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做精做强蘑菇、四季柚、紫菜、席草等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积极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稳定海洋捕捞业,大力发展海参等养殖业,扶持壮大水产品精深加工业,积极培育渔港经济。重视沿海防护林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着力构建沿海绿色屏障。

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全面实施城乡“清洁家园”行动,突出沿路、沿山、沿河“三沿”整治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和环境美化工作,建立起系统高效的垃圾收运体系和城乡环卫保洁队伍。结合“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生态村、文明村、法治村等创建载体,广泛开展村庄综合整治,完成省级待整治村55个、市级待整治村15个,以乡镇为单位的连片整治2个、市级“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2个。加快县乡公路改造,提高道路等级,逐步构建中心城区公交网、城乡公交网和乡村公交网三级网络。积极实施电气化县改造工作,争取完成C级电气化县建设。继续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全年计划疏浚河道60公里,开工建设巴曹东魁河整治、赤溪小流域治理二期、桥墩桂兰溪治理、南宋小流域治理二期、龙沙大溪小流域治理二期、藻溪建光段一期工程。加快“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实施进度,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1.26万人,力争实现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目标。深入实施生态县建设,力争创建省级生态乡镇3个、市级生态乡镇3个、县级以上生态村40个。推进移民水库库区和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以191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为重点,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积极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渠道,重点培育发展一批效益农业、来料加工、乡村旅游、劳务输出特色产业村。扎实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全年实现培训10000人次。加大下山脱贫力度,基本完成地质灾害危险区的异地搬迁任务。增加对欠发达乡镇公益性建设项目投入,加大欠发达乡镇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力度。不断完善领导挂钩、部门结对、企业帮扶、能人带动的帮扶机制,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强功能促品位,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围绕宜居城镇目标,按照“拉框架、强功能、提品位、严管理”的思路,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一步增强城镇承载能力。

强化强镇扩张。按照“一群、两核、四轴、多极”和八大次区域功能区的新型城市发展布局,启动县域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灵溪、龙港、金乡、钱库、宜山、桥墩、马站、矾山等重点镇、中心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展其他乡镇控规和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编制完善道路交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专项规划和城镇绿化、环卫等配套规划,加快实现城乡规划的全覆盖。积极探索并落实扩权强镇各项政策,全面启动龙港镇体制改革试点,适时推进行政区划改革调整,进一步理顺县乡管理体制。加快县城新区建设步伐,深化县城新区城市防洪工程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及设施配套。大力推进龙港中心区建设,确定中心区建设规划,开展用地范围内房屋拆迁及土地征用报批工作。坚持“成熟一块、启动一块”的原则,稳步推进灵溪镇、龙港镇旧城改造工作。

强化功能配套。围绕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建设与城乡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用服务设施。加快珊溪水利枢纽平苍供水工程建设进度,重视解决县城郊区群众安全饮水问题。继续加大县城老城区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力度,完成龙港镇和临港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落实县垃圾发电厂配套工程建设,完成县城垃圾填埋场的终场整治和重点镇垃圾中转站建设。抓好县城公园山、龙港外滩公园等休闲场所设施配套,加快火车站广场、高速公路出口、沿104国道、龙金公路、78省道等重点路段景观建设,推进高星级饭店的建设和特色餐饮业发展,进一步提升城镇品位和形象。

强化城镇管理。巩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成果,探索建立县城统一有序的建设管理新机制,整合管理力量,理顺管理体制,强化城市管理。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积极开展“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市场秩序、违章建筑”四大整治,进一步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大力治理马路市场、农贸市场,加强对户外广告、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门前三包等管理,美化城镇市容环境。保持对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高压态势,加大“拆违”力度,严格规划、土地、城管执法,强化责任追究,杜绝增量、消化存量。

(五)重民生促稳定,确保社会和谐平安

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着力推进民生改善和公共管理,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积极推进创建“充分就业乡镇”活动开展,加大“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家庭劳动力就业援助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实施社会保险费“五费合征”。抓好民政救助工作,健全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长效机制,提高救助和保障水平。创新慈善捐助方式,建立各类慈善基金,切实帮助困难群体渡过难关。认真实施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工作,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覆盖面,力争启动建设灵溪镇、龙港镇面向全社会的经济适用房和灵溪、龙港、钱库、桥墩等镇农民公寓,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600户、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260户。开展住房公积金扩面工作,继续扩大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覆盖面。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教育“393”计划,加大教育投入和消赤力度,继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争取今明两年多渠道解决教育负债;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重点解决外来民工子女就学问题。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和培训,努力创建科普示范县。大力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切实做好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继续深化县体育馆、县游泳馆前期工作,加快龙港体育馆建设步伐,争取县图书馆新馆建成投入使用;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宣传,做好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传承,办好第四届文化艺术节;继续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逐步推进广播“村村响”工程。重视卫生事业发展,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做好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工作,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建设,建立完善120医疗急救网络体系。继续强化计生基层基础建设、服务体系建设和计生队伍建设,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全力破解流动人口管理难的瓶颈,严格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和严厉打击“两非”行为,有效控制违法生育。深化文明城镇创建工作,推进移风易俗改革和农村宗祠改建。加强青少年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

深化“平安苍南”创建。高度重视经济领域维护稳定工作,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因经济危机带来的债务纠纷、劳资纠纷和社会治安问题。进一步健全应急工作体制,增强突发公共事件、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深入开展反“两抢”大会战,加强动态视频监控和街面巡防,狠抓治安乱点整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事故数量、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零增长”。深入开展“十小”行业整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抓好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建设。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机制,继续开展领导干部下访约访等活动,集中力量解决一批重点难点信访问题。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建设,加强和改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发挥其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大力支持驻苍部队和武警部队建设,积极开展“双拥”工作,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水平。


三、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今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任务异常繁重,对政府工作是一次重大考验。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抓项目的本领、解难题的能力、促发展的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强化服务意识,推动工作落实。按照“提升服务水平、减轻企业负担、建立长效机制”的要求,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措施,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帮助困难企业走出困境,扶持优势企业尽快成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规范涉企收费和执法检查,严格执行全县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半收取规定。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减免税优惠政策,积极用足增值税转型改革政策。积极推进政银企合作,强化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保障力度。建立县领导定期走访调研制度,及时跟踪企业运行态势,帮助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强化改革意识,推进科学发展。抓住“强县扩权”和县级审批权限扩权的机遇,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优化行政审批服务环境,不断提升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水平。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广项目竣工验收联合审批制,着力简化审批程序。继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强化财政监管和绩效评价,整合和优化配置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提高资金效益,集中财力保障公共服务、民生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以及维护社会稳定。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规范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运作和监管。

强化法治意识,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努力提高政府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听取老干部、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完善信息公布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等决策,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集体讨论决定,确保各项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规范执法行为,坚决防止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强化自律意识,推进廉洁从政。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完善和落实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等制度,切实加强重点工程反腐倡廉机制建设,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强化对重要领域、关键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牢固树立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实行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专项经费及会议、接待、车辆运行经费“零增长”,公务用车购置冻结一年,公用经费压缩5%,出国(境)经费支出压缩20%。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严格目标考核,加强督促检查,强化行政问责,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各位代表,当前苍南正处于“后发崛起、全面跨越”的关键时期,在这充满挑战和希望之年,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中共苍南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克难攻坚,奋发有为,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